电价政策出台 助推中国海上风电发展
本文摘要: 海上风电电价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开发商明确开发成本,能够在实质上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然而,海上风电开发风险大、成本高,而国内并没有
“
海上风电电价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开发商明确开发成本,能够在实质上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然而,海上风电开发风险大、成本高,而国内并没有完善的制度标准和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因此海上风电在实际开发建设中仍然面临很多困难。”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易跃春在2014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暨展览会上表示。
“海上风电电价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开发商明确开发成本,能够在实质上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然而,海上风电开发风险大、成本高,而国内并没有完善的制度标准和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因此海上风电在实际开发建设中仍然面临很多困难。”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易跃春在2014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暨展览会上表示。
海上风电项目进展缓慢
海上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5~25米水深、50米高度的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为2亿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的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为5亿千瓦,此外,部分潮间带及潮下带滩涂资源、深海风能资源也较为丰富。
这对于电力需求旺盛且常规能源匮乏的沿海地区来说,是极大利好,开发海上风电不仅可以当地缓解当地能源紧张的局面,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带动海洋经济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明确的海上风电发展目标,地方政府也先后出台了相关发展规划。我国“十二五”风电规划明确提出,2015年要形成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开发建成5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到2020年,要开发建成30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
据易跃春透露,目前上海、江苏、山东、河北、广东、辽宁等地的海上风电规划已经获得国家批复;海南省风电规划为报批阶段;福建、浙江等省海上风电规划已经完成审查,正在完善中;广西省的规划正在编制中。
截至2013年底,我国获得国家或省能源主管部门同意推进前期工作的海上风电项目共有17个,主要分布在江苏、河北、福建、广东、海南、上海、浙江等地区、总装机容量为410万千瓦。此外,全国还约有1100多万千瓦的风电项目正在开展预可研、可研阶段前期工作,其中有超过7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已完成预可研报告编制工作。
不过,由于电价政策不明晰、部门协调机制不完善、产业链不健全等原因,我国海上风电发展一直比较缓慢。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海上风电只有38.9万千瓦,且还是以上海东海大桥102兆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江苏如东32.5兆瓦潮间带试验风电场和江苏如东200兆瓦潮间带示范风电场为主的示范项目。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要想实现2015年的规划目标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