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风电场加入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备案
本文摘要: 五月将至,各试点的核查工作已经陆续完成,履约期就要到来。经过数月运行,目前各市场碳价均已比开市价有了不同幅度的上涨,准备购碳的
五月将至,各试点的核查工作已经陆续完成,履约期就要到来。经过数月运行,目前各市场碳价均已比“开市价”有了不同幅度的上涨,准备购碳的控排企业开始意识到,作为抵消机制的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将会是更为经济的履约方式。
而在国家层面,CCER相关备案签发工作也在逐步推进之中。
4月25日,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召开自愿减排项目备案审核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这次会议共审核了16个CCER项目,据记者了解,本次上会项目基本全部获得通过。
然而,通过审核会议只是CCER签发过程中的一步。在1月9日召开的自愿减排项目备案审核理事会第1次会议中,7个上会项目中有2个获得通过;而直到3月27日,这两个项目才正式获得备案。
从目前进度来看,这两个“走得最快”的项目要在今年六月前签发依然难度很大。
首批项目等待签发
根据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公布的信息,目前仅有的两个备案项目为“甘肃安西向阳风电场项目”和“内蒙古巴彦淖尔乌兰伊力更300兆瓦风电项目”。
这两个项目均为三类项目(Pre-CDM),即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且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前就已经产生减排量的项目,该类项目的减排量将得到一次性签发。根据审定报告,这两个项目预计总减排量之和为176万吨。
目前,市场上仍无CCER的情况使得各方都将关注点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作为最早进入公示并在流程中进展最快的两个项目,市场正寄希望于这两个项目的减排量能在履约之前得以签发。
不过,从流程上看,这两个项目要在今年六月底前签发,困难仍然较大。按照规则,在得到备案后,CCER项目要得到签发仍要完成核证机构核证、专家评估、主管部门审查三个流程。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这两个项目仍然停留在核证环节。
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在核证环节中需要完成监测报告公示、文件评审、现场访问、核证报告编写及内部评审等环节才能上交核证报告。目前,这两个项目均已完成监测报告,正等待公示,而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上尚未有监测报告公示内容。随后的现场访问环节则要求在监测报告上传至国家发改委网站14天之后实施。
同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国家主管部门接到减排量备案申请材料后,要委托专家进行技术评估,评估时间不超过30个工作日。随后据专家评估意见对减排量备案申请进行审查,并于接到备案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不含专家评估时间)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减排量予以备案。
由此推算,这两个项目走完流程所需时间将超过两个月,加上作为第一批项目,此前没有先例可以借鉴,走通流程所需时间将会更多。
在首批两个备案项目中,甘肃安西向阳风电场项目是国内首笔CCER交易签约项目。在北京市场开市时,龙源碳资产在北京市场以16元/吨的价格卖出,与东北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万吨的交易协议。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这一项目的预计总减排量为33万吨,而项目业主希望等到减排量签发出来之后,再根据行情和各地情况考虑剩余减排量的交易。
不过,虽然仍未有CCER得以签发,但市场上的买卖家已经开始考虑后续交易问题,并对各交易所提供的规则和服务等非常关注。(记者: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