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2014两会盘点:问道能源电力
发布时间:2014-04-22     来源: 能源评论
本文摘要:  电力  ——王海林: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经信委主任  四川应加快水电外送通道建设  四川今年还将有1000万千瓦时水电装机投产,因

  电力
 
  ——王海林: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经信委主任
 
  四川应加快水电外送通道建设
 
  四川今年还将有1000万千瓦时水电装机投产,因此,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四川电力输送通道建设,确保四川—浙江特高压输电线路在今年丰水期之前建成,同时尽快开工建设雅安—武汉输电线路。
 
  ——雷春美: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
 
  需打破福建特高压零的历史
 
  目前福建电网对外联系薄弱,随着宁德、福清核电的建成投运,迫切需要加快建设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工程,满足近期丰水季节盈余电力送出需要,增强电网抵御严重故障的能力,保障福建中长期稳定的电力供应。
 
  ——尹正民: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
 
  建议加快外电入鄂特高压电网建设
 
  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支持加快外电入鄂特高压电网建设,尽快核准雅安—荆门—武汉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保障四川等西南地区水电资源能够畅达湖北。同意蒙西—荆门—长沙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开展前期工作,为湖北省接受内蒙古等北方能源大省火电资源创造条件。
 
  ——孟庆强:全国人大代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总经理
 
  特高压电网还需大力发展
 
  鉴于我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影响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电厂建在煤炭、水电、风能等资源更丰富,环境自我消化和承载能力更强的西部无人或极少居住人的地区将成为首选。大力发展能够实现远距离传输的特高压电网,特别是加快入渝特高压工程建设。
 
  ——闫少俊: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吉林电力公司总经理
 
  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推动吉林风电科学发展
 
  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促进能源资源集约开发和大范围优化配置,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电力供应,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雾霾,转变单一的能源配置方式,推动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吉林风电科学健康发展。
 
  ——秦忠:全国人大代表、新疆伊犁供电公司检修公司运维一班班长
 
  加快新疆清洁能源外送
 
  新疆能源资源丰富。今年1月,哈密南—郑州±80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运营,成为‘疆电外送’的首个特高压输电工程。未来应继续扩大‘疆电外送’规模,这不仅有利于新疆推进资源转换战略,惠及当地群众,也利于满足中东部用电需求,助推治理雾霾天气。
 
  治霾
 
  ——付志方: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主席
 
  调整能源供应缓解雾霾现状
 
  我国在能源结构供应上应加强平衡协调的步伐,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以输电替代输煤,协调利用东西部环境容量,如果能够尽早建立西北与中东部地区的高压电网,京津冀地区煤电污染的状况会有很大缓解。
 
  ——冯军:全国人大代表、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总经理
 
  市场和政府共推节能减排
 
  有必要建立需求节能量交易制度,实现节能理念和驱动方式的转变,摆脱过去单靠政府“一条腿”走路的困境。为此,他建议修订《节约能源法》,增加关于节能量交易的制度设计,建立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节能量交易制度和交易平台。
 
  ——燕福龙:全国人大代表、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
 
  将电能替代上升为国家战略
 
  加快实施并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制定城市限制性环保政策和财政鼓励政策,实施以电代煤,加大电能替代专项研究力度。开展工业电能替代、电锅炉替代,以及电动汽车、轨道交通、港口(码头)“电代油”项目、蓄冷蓄热技术等研究工作,并推动成果转化。
 
  ——褚艳芳:全国人大代表、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发展特高压电网以输电替代输煤
 
  加快转变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发展方式和局部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推动能源资源在全国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新能源
 
  ——蔡继明: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
 
  要分开电动汽车生产研发资质牌照
 
  发展电动汽车要走“低成本、车电分离、性价比高”的路线,要针对大众需求进行研发,电动汽车的裸车价格不应该超过燃油汽车价格,百公里运行成本一定要低于燃油汽车。此外,建议工信部把电动汽车研发和生产资质牌照分开,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张天任: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
 
  应加强铅酸电池回收监管
 
  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过2亿辆,年均产生的150万吨至200万吨的废铅蓄电池是我国废铅蓄电池的主要来源。废铅蓄电池中含有大量铅离子的酸性电解液,随意排放会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危害。未来废铅蓄电池的数量规模会继续扩大,因而加强监管迫在眉睫。
 
  ——刘汉元: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分布式光伏亟须“落地”
 
  由于在项目申报、建设、并网、补贴申领等方面存在体制障碍和政策盲点,我国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遇到诸多难题,加之欧美国家打压,光伏产业亟待国家加大力度,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应根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规模等要素,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灵活处理项目的核准、备案问题。
 
  ——贺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董事长
 
  核电应当走出去
 
  我们国家核电走出去是李克强总理一直在国外进行推广的,他一直在推广我们国家的核电和高铁。走出去的话我们所有的技术是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这个要求首先就非常高,而且要达到三代水平。
 
  能源结构调整
 
  ——李卫华: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鼓励产能“走出去”
 
  面对产能过剩问题,美日等国都曾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加以治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所以要积极主动地创造外需,加快中国产业资本“走出去”。
 
  ——孙安民: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原常务副主席
 
  呼吁设全国性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
 
  国际经验表明,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能有效提高空气质量:通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煤炭使用结构、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等综合手段,提高了高耗煤部门的能源利用率,成功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实现了污染物减排。
 
  ——陈进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董事长
 
  我国应加快电源结构调整
 
  从源头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抓好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一要加快能源利用强度大,经济发达地区电源结构调整;二要加快推进西南水电基地建设,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三要推进沿海核电开发建设;四要加快西部煤电一体化能源基地建设,提高煤电集约化发展水平。
 
  ——单业才: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
 
  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发展
 
  转变能源结构,需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具有分散性、间歇性特征的新能源,必须依靠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电网来支撑。坚强智能电网具有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等显著特点,正契合了这些要求。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