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政策利好设备行业 核心技术创新仍是重要课题
发布时间:2014-01-16     来源: 中电新闻网
本文摘要: 新能源设备行业经历了 过山车。  2013年伊始,当数以千计的光伏企业开始转战国内市场之时,国内的风机制造商日子也并不好过,受技...
      新能源设备行业经历了 “过山车”。
 
  2013年伊始,当数以千计的光伏企业开始转战国内市场之时,国内的风机制造商日子也并不好过,受技术、政策等种种因素制约,曾经“风光一时”的风电、光伏产业进退维谷,订单萎缩、利润下滑让许多企业难以为继,哀鸿遍野更令整个行业风声鹤唳。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就已经着手制定支持新能源发展的各项政策,随着入网、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2013年年中,新能源板块开始出现回暖迹象,进入三季度,相关上市公司开始实现扭亏,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得以安全“过冬”。
 
    风机设备业发出回暖信号
 
    “2013年财政部从可再生能源基金中先垫支风电价差补贴,缩短了开发商从销售风电到获得补贴的时间。另外,弃风问题有所缓解,政策也在不断跟进。在一系列推动作用下,行业整体回暖迹象明显。”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表示,2013年风电回暖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财政部开始垫付可再生能源附加补贴,这极大缩短开发商拿到补贴的时间,从而对整个产业链形成利好。其次是煤炭价格下降,导致五大发电集团整体资金状况向好,使其有更多资金投入到新能源领域。
 
    与光伏产业类似,在被称为“黄金五年”的2006年到2010年间,风电行业的发展速度让外界惊讶。但经过高利润、高速度的野蛮生长阶段后也进入寒冬期,洗牌随之而来,价格下滑、质量问题令行业陷入困境。
 
    风电行业回暖的趋势可以从风机企业三季报中剧增的利润和订单数目得到确认。
 
    整机制造商以金风科技、湘电股份最具代表。财报数据显示,前者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19.72%;湘电股份三季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9万元,同比增长221.42%。陷入巨亏的华锐风电营收情况也出现了好转。
  
    风电行业回归理性的另一个表现是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也出现了逐渐扩大的趋势。相关资料表明,2013年上半年新增装机中,前十大风电整机供应商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12年的约80%上升到90%。
 
  受海上风电市场的驱动,许多风机制造企业在2012年前后宣布了大型风机的制造计划。近年来,东方电气、金风科技等行业龙头纷纷涉足5兆瓦、6兆瓦大型风机,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新形势下,风机制造企业仍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核心技术瓶颈。
 
  政策密集出台利好设备行业
 
  2014年伊始,国家能源局发出《关于做好海上风电建设的通知》,2014年国家能源局将选择部分省份重点确定几个海上风电投资项目,做好海上风电建设工作。另据了解,一直酝酿中迟迟未能出台的《可再生能源配额管理办法》也有望在近期出台。
 
  办法将对发电企业、电网公司和各省中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提出明确配额,如果该政策明确,无疑将促使更多风电和光伏类项目上马。
 
  从国家能源局 《关于加强风电并网与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到《国家电网关于大力支持光伏发电并网工作的意见》,从《光伏制造业规范条件》到《光伏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2012年~2014年的两年间,国家有关部门针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版块的政策密集出台以及电力企业落实措施的跟进,扶持行业重回健康轨道。
 
  技术层面而言,我国风机制造企业依据我国风况条件进行自主设计、研发多兆瓦级新型风电机组的能力不足,5兆瓦风电机组产品和6兆瓦级风电机组样机尚处于试应用或外场试验阶段。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