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丹续写“童话”
本文摘要: 4月24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抵达北京,开启她第二次访华之旅。1979年9月,中国刚刚迎来改革开放,这位来自童话王国的女王就成为第一
4月24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抵达北京,开启她第二次访华之旅。1979年9月,中国刚刚迎来改革开放,这位来自童话王国的女王就成为第一位访华的西方元首,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时隔35年,身着蓝色套装的丹麦女王不仅吹来了一阵优雅之风,其高调访华也为中欧点燃了新一轮的交流热潮。
4月25日到访的第二天,女王携4位部长和110家企业代表出席“可持续经济发展——面向未来的中丹伙伴关系”研讨会,与中国企业签署合作协多项合作协议。
中欧相互吸引
经贸合作已成为中丹合作的“重头戏”。访问期间,中丹签署了超过30项商业协议,其中不仅包括旅游、食品、金融等传统领域合作,同时还涉及出口信贷、能源利用和开发、城镇化、可再生能源、农业与食品安全等新领域合作。
丹麦女王此次访华的随行代表团包括4位部长、5位副部长和120多个企业的代表,其规格之高,在丹麦历史上从未有过。
随着中欧贸易的深入发展,欧洲也在积极调整对中国的视角和认知。这从今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欧期间得到的热烈反响和高规格接待可见一斑。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介绍,中丹之间有着深厚友谊。丹麦是欧盟成员国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唯一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北欧国家,明年又将迎来中丹建交65周年。
严隽琪指出,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丹麦最大的贸易国。中丹之间优势互补。在绿色经济、新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等方面,丹麦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而中国也在努力建设成为生态、绿色、可持续的国家。数据显示,2013年,中丹两国贸易总额超过1230亿美元。
严隽琪认为,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中丹之间,也是中欧间合作的战略重点。
在去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政府明确了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不仅拓宽了丹麦与中国合作的领域,也为两国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
兼顾能源与粮食
论坛上,来自丹麦的多家公司代表与中国企业签署合作意向。丹麦在华最大投资企业之一,拥有超过40%的世界市场份额,全球工业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的主导企业诺维信与中国洗涤用品领域企业立白也在论坛上签署了合作协议。
丹麦与中国的合作已经驶入了“快车道”。诺维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佩德(PederHolkNielsen)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中国是我们第二战略意义的国家,仅次于美国,目前我们与中国的啤酒、食品工业、纺织、清洁用品等行业的企业都有合作。”“我们希望在战略的高度,考虑能源问题的同时,兼顾粮食问题。”佩德说,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贫困、饥饿、人口以及能源是他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一些非洲国家的市场,诺维信通过生物酶技术减少病虫害、增加粮食产量的做法已经令不少人受益。
在佩德看来,他们所考虑的并不是其他风、水等可替代的可持续能源,“就我们的理解,生物能源更能够将生物农业与新能源结合起来,既满足种植业的需求,也满足能源的需求,它可以通过酶解技术将农业残留物转化为能源。”
佩德援引彭博社的一份研究来说明这一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他介绍,到2030年,全球汽油的消耗量一半都可以用1/7的农业残余物或非粮原料(如秸秆)的生物能源来提供。目前,诺维信已与中粮集团、中石化三方确立合作,利用农业残留物转化为第二代生物燃料。
战略合作的另一方广州立白集团则是最早应用酶制剂的企业之一。立白集团总裁陈凯旋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节能减排是多领域的集合。
陈凯旋称:“应用酶技术减少漂洗次数从而节约水电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此外,利用浓缩技术减少整体包装、利用复合酶技术减少化学品的使用等则是从原材料和生产环节实现低碳排放,也能够培养节约环保的消费习惯。”
(刘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