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追风路上的长跑者——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陶友传
发布时间:2014-05-05     来源: 中国能源报
本文摘要:陶友传是最坚定的推动重庆海上风电发展的执着风电人,他是海装风电副总经理、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山城重庆正在打造海上风电装备创新平台,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装风电”)是这个平台上的龙头企业。
 
  打破山海阻隔,推动重庆海上风电装备发展的是一群执着的海装风电人,陶友传便是其中最为坚定的,他是海装风电副总经理、2MW风电机组和5MW海上风电机组总设计师、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令人惊奇的是,与副总经理的“显学”身份相比,华中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的陶友传还拥有更多荣誉,他还是重庆市“两江学者”、国家科技部“十二五”863战略研究能源领域专家、2013年“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老兵勇闯新战场
 
  “9年前,我开始转入完全陌生的风电领域,今天,我们已经创造了国内风电的多个奇迹”,陶友传坐在办公桌前,笑着谈起了他的“风电征战史”。
 
  陶友传在中船重工709所科研岗位上一干就是19年,参与和负责过多项军工工程或产品研制项目,发表文章30多篇,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2005年,为响应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大力发展非船产业的号召,陶友传远离故乡武汉,只身前往重庆,潜心研究风电装备制造。
 
  2005年,陶友传担任风电机组的总设计师,着手研发850KW、2MW风力发电机组。当时,国内关于风电研制的资料匮乏,国外公司又不愿意出售技术,为了研制“中国造”风电机组,他带领团队日夜奋战。从零开始,找资料,寻名师,刻苦钻研,忘我工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逐一攻破“整机设计制造、内部系统集成”等一个个技术难关。
 
  2007年11月22日,第一台“海装造”2MW风电机组下线。大功率“中国造”风电机组同时获得了国内“三个第一”,即“国内首台单机功率最大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首台通过GL认证,国内首台通过DEWI测试的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并于2008年7月实现批量生产。
 
  2010年,海装风电新增装机和累计装机容量双双进入国内同行内资企业前10位,2MW风机销量居国内同类机组第二位,2MW双馈机型装机居国内第一。2013年7月,海装风电上半年装机容量315MW,同比增长154%,上升至国内行业第7名。
 
  截至目前,海装风电已与国内主要电力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海装造”风机产品已覆盖国内20多个省市50多个风电场,并出口到美国等国际市场。
 
  攻坚克难立潮头
 
  2009年,国家科技部授权筹建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装风电公司成为该中心的平台建设单位。同时,公司也获得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5MW近海风电机组”。
 
  “对于我而言,这也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挑战。”陶友传说起了研制5MW海上风电机组的源起。
 
  那时起,陶友传担任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导了5MW海上风电机组整个设计流程。除叶片外,各种零部件可完全互换,并预留了技术演进空间。历经三年攻关,2012年7月27日,5MW海上风电机组下线。克服了大件运输、海上吊装两大难题之后,在2012年11月终于完成5MW海上风电机组2台样机吊装。12月21日,5MW海上风电机组样机成功实现满功率并网发电。
 
  多年来,陶友传作为风电机组总设计师、技术带头人,搭建的科研团队成功开发了850KW、2MW、2.5WM、5MW风电机组系列产品,“海装造”多种机型率先通过了所有形式的低电压穿越测试,成为行业翘楚。
 
  同时,海装风电公司负责完成和参与完成了5MW海上风电机组的“设计、制造、运输、选址、地勘、施工、安装、调试”等工作,具备全流程技术支持能力。
 
  2013年7月,5MW海上风电机组样机通过模拟240小时预验收测试。8月9日,国家科技部对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现场验收。10月17日,海装风电主导设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MW海上风电机组,第一个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该机组实现了“三个之最”,即“风轮直径最大、机头重量最轻、发电量最高”。
 
  言传身教带队伍
 
  “要实现风电科技不断创新并掌握核心技术,必须建立一支能打胜仗的青年科技人才梯队。”陶友传在谈到风电科技人才现状时这样说。
 
  海装风电建立健全了海上风电装备载荷计算与仿真分析平台、海上风电装备系统控制分析与测试平台、5MW海上风电机组调试台、2MW装配线;同时,公司与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有关院所联合创立了海洋动力研究实验室、海洋风电装备防腐研究实验室、海洋风电机组检测研究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依托良好的科研环境,陶友传通过画图纸、建模型、做培训、创制度、做论证等方式言传身教,带领一大批青年科技骨干逐渐成长起来。目前,公司共有博士3人、硕士38人、本科446人,科技人才占公司总人数50%左右。
 
  自此,年轻的科研团队真正掌握了海上风电机组设计的关键核心技术。这标志着我国5MW级别海上风电机组的设计和装备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开疆拓土信心满
 
  近10年来,陶友传带领的科研团队研制出了质量稳定可靠的风电机组,赢得了业主和同行的赞誉。但他的目光投向了远方的海上和更遥远的海外市场。
 
  当前,国家在力推海上风电发展,并可能在今年出台海上风电电价。对此,陶友传表示:“出台海上风电定价后市场的确定性增强,会推动海上风电市场进入一个发展的小高峰。由于在5MW级别及以上额定功率市场,海装风电略占先机,电价出台必然有利于海装风电的发展。”
 
  当被问及海装风电何时才能在海上风电领域“一览众山小”时,陶友传说:“当前,海上风电的竞争态势类似陆上风电的2007年和2008年的情况,根据陆上风电的发展历史来看,到2016年或2017年,海装风电在海上风电领域将取得竞争优势。”
 
  对海外市场,陶友传也信心满满。2013年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大臣访华期间到过海装风电,今年丹麦贸易发展大臣也访问了海装风电。对于外国政要们垂青海装风电的理由,陶友传解释说:“海装风电5MW海上风电机组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我们对海洋工程技术的理解以及与海上工程相关技术的积累可能在国内无与伦比;海装风电与丹麦多家单位建立了互信的合作关系,在丹麦的研发中心也进入实质运作阶段。”(王海霞)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