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海装风电公司唱响创新大风歌
本文摘要: 在夏日海风的吹拂下,江苏如东县的海上(潮间带)示范风电场,2台白色的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高高矗立,硕大的三角风叶在阳光下均匀有力地...
在夏日海风的吹拂下,江苏如东县的海上(潮间带)示范风电场,2台白色的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高高矗立,硕大的三角风叶在阳光下均匀有力地旋转着,与滩涂和码头融合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对于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本新来说,这2台风机倾注了公司的心血。他告诉记者,公司历经3年自主研发了这2台5兆瓦风机,并于去年12月成功实现并网发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目前国内同类机型中风轮直径最大、机头重量最轻、发电量最高的机组。”
实际上,这仅仅是海装风电公司实现技术创新突破的一个缩影。早在2008年,由该公司研发安装的2兆瓦大功率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创下当时国内“三个第一”:国内首台单机功率最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机组;国内首台通过GL(德国船级社)认证的大功率风电机组;国内首台经过DEWL(德国风能研究所)测试的大功率风电机组。
“我国风电产业当前正处于调整转型期,只有通过自主创新,风电产业才能走上科学发展、持续发展轨道。”杨本新告诉记者,海装风电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自主创新驱动行业转型,通过“产学研融合、军民技术融合、央企与地方融合、国际国内融合”的四大发展路径,为中国风电品牌探索出一条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之路。
产学研融合是海装风电公司建设自主创新体系的着力点和突破口。2010年,科技部批准海装风电公司建设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此为平台,公司积极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在丹麦建立了分中心,并与华北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以及中船重工舰船研究院等相关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集聚了一批高端研发人才,建立起一套包括设计、研究、实验、中试到海洋工程实施及后续服务在内的海上风电全链条技术开发体系。
在杨本新看来,海装风电公司创新的底气来自于中船重工集团成熟的装备制造背景。杨本新介绍说,中船重工集团在航洋工程及防腐领域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和工程应用经验,正是依托于中船重工强有力的技术积淀和政策支持,海装风电公司才能有效整合起中船重工所属的各个企业和研究所的技术资源,从而形成包括叶片、齿轮箱、发动机和控制系统在内的风电机组全产业链。
“国际市场也是海装公司发展的重点。”杨本新说,公司正不断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据介绍,去年4月,该公司出口美国的两台2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在美国爱荷华州成功并网。今年3月,公司在美国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为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欧美、东南亚、非洲等地区也将是海装风电的未来重点开拓地区。”
持续创新出成效。经过近10年的努力,海装风电公司已经形成了覆盖我国各种地理和气象条件的850千瓦、2兆瓦、2.5兆瓦和5兆瓦等四大系列的常温(低温)型、潮间带型、高原型、近海型和出口型等风机机型。“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于产业链的再延伸,准备成立售后服务工程技术公司,在国内主要风区建设维护中心,为客户提供可持续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杨本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