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运维费用量化评估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13-05-29 11:43:42     来源: 中国风电材料设备网资讯频道
本文摘要: 十一五时期,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持续高速增长,至2011 年年末,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已经超过62300MW,是世界上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同...
 
    “十一五”时期,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持续高速增长,至2011 年年末,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已经超过62300MW,是世界上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年新增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市场。[1] 随着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实力显著增强,企业数量和产能快速攀升,风电机组在2007 年之前供不应求的情况彻底改变,市场竞争加剧,加之技术进步以及规模经济效益,平均市场价格从2007 年最高的每千瓦6700 元降至2011 年的每千瓦3700 元左右,降幅达43%[2],这在降低风电度电成本、提高风电同其他电源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风电设备低价竞争的现象也越发严重,而现行的风电机组采购招标评价体系无意中助长了这一势头。
  
    1 风电机组采购招标中现行的评价体系
  
    风电机组的市场竞争,集中体现在其招投标角逐中。而招标人发出的招标文件,则规定了投标的“游戏规则”。其中的评标原则和评标办法被视为投标人竞标的风向标。当前,风电机组招评标所涉及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以下3 部分构成:
  
    入围指标:也称否决性指标,主要由安全性指标、环境气候适应性指标、电网强制性指标及重要的资质性指标构成。投标人对该类指标任何一项的不响应,即可导致其不能入围。
  
    比如,招标人根据项目条件要求风电机组的安全等级达到IEC Ⅱ A 级,此类指标即为入围指标。
 
    定性指标:定性反映设备、服务质量或投标人业绩、商誉等指标。比如投标人“质量保证体系”、“售后服务能力”等均属此类指标。实际操作中,一般由评标组专家根据个人判断打分。
  
    量化指标:能够根据规定的方法进行量化计算的指标,评分分值由计算结果自动生成,基本不受评标成员人为因素的影响。此类指标当前被采用的通常只有两个:单位千瓦设备价,度电投资(或度电设备价)*。
  
    2 现行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
 
  决定风电项目盈利能力的关键要素指标有5 项,分别为电价、发电量、项目建设总投资、财务成本和运维成本。除电价由政府决定外,其余4 项均与风电机组的选择有关。[3]
  
    发电量:取决于项目所在地的风能状况和风电机组的性能和质量,描述机组性能和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功率曲线和可利用率,这两项指标在招评标过程中有严格的评价要求。
 
    项目建设总投资:风电机组采购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50% 以上,其他配套的塔架、地基和输变电设施等的投资也基本随风电机组选型而定。评标阶段,对应于每种备选机型均可估算整个项目的建设总投资。
  
    财务成本:风电项目的负债率一般较高(通常为80%),且负债率和长期贷款利率在同一时期的不同风电项目间大致相同,因此,项目建设总投资实际上是财务成本的决定因素。
  
    运维成本: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风电场(国内绝大多数风电场均属此列),风电机组的运维费用占项目运维费用的90% 以上。可见,风电机组质量是该项成本的决定性因素。具体来说,风电机组故障频率高或发生大部件的机械损坏,则会导致较高的运维成本,反之则低。

   
   可见,对于采用度电投资比选风电机组的招标,影响项目盈利能力的上述4 项关键要素(发电量、项目投资、财务成本和运维成本)中,有3 项已纳入计量和评价体系,而整个寿命周期(20 年)内的运维费用却没有被计入。而这项指标正是衡量风电机组质量优劣的关键性经济指标。笔者认为,对风电机组运维费的忽视或非量化处理,是导致市场竞争向“重价格、轻质量”,“重前期投入、轻全生命周期成本”方向演化的直接原因。
  
    实践中,有项目开发企业也曾在招标实践中增加了运维费的报价项和评分项,甚至为了保证所报数据的可信度,还设计了“招标人有权按照投标人所报的运维费额度,将未来风电机组的运行维护工作委托投标人实施,投标人必须承诺接受该项委托”的规定。然而,由于全行业质量信息透明度不够,信息不对称,市场缺乏甄别依据,导致设备厂商所报费率失真,甚至出现对于市场质量认可度高的机型,厂商所报运维费率反而较高的尴尬局面。
  
    3 思考和建议
  
    行业内需要形成这样的共识:引导风电机组市场走出价格上的恶性竞争,避免“劣币驱除良币”局面的发生,必须建立起对风电机组的运行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量化评价体系。而反映风电机组质量状况的核心指标之一即为寿命期内逐年的运维费用数据(可用单位千瓦的运维费反映),业内各个利益相关方应该从不同角度出发,科学评估机组运维费用,进而将该项指标纳入采购招标评价体系中。
 
    因运维费用直接与设备故障率相关联[4],所以首先由风电机组制造方对风电机组中各部件故障率的研究,以产品维护手册要求为基准,确定不同环境条件下该机型的运维费用曲线,风电机组制造商在向市场推出该机型时,提供担保,推出“产品+ 质保+寿命期维护检修承包”的一揽子报价和解决方案。
  
    其次,为使运维费用曲线最大程度地接近实际,必须完善风电场运行数据的统计发布体系,加强行业质量信息透明度建设。在行业组织及有关机构的风电场运行信息平台上,除风电机组的可利用率、故障发生频次等指标外,还应增加风电机组的运维费用数据。在此基础上,行业专家可通过对实际运维费数据的分析研究,总结出风电机组老化的演变规律和运维费用支出的年度趋势,为市场甄别和专业质量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再次,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风电机组各部件全寿命周期内的损坏风险进行研究,借助工业工程、可靠性工程、仿真测试等工具及技术方法,对不同设计型式的风电机组在其寿命期内不同年度的运维费率进行评估和测算,出具质量评估报告,帮助厂商改进质量,也为用户优选机型提供科学的依据。
  
    最后,在比较完备的实践数据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要适时引入金融保险机制。设备厂家或业主凭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质量评估报告,为风电机组寿命期内,每一年度的运维费投保。
  
    某一年度运维费实际发生额超过上限的风险,将由保险公司承担。风电机运维费投保的机制,可在很大程度上化解风电项目的运营风险,提高项目的收益水平。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