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听风者”刘纯
发布时间:2013-07-08     来源: 国家电网杂志
本文摘要: 不了解刘纯的人第一次接触他,会觉得他是一个固执的人。由于对科研态度的极度认真和对各类科研数据准确性近乎痴迷的追求,让四十多岁的...
 


 
    不了解刘纯的人第一次接触他,会觉得他是一个固执的人。由于对科研态度的极度认真和对各类科研数据准确性近乎痴迷的追求,让四十多岁的刘纯看起来似乎有些不近人情。
 
    然而了解刘纯并与之共同工作生活的年轻科研工作者,对他却有种近乎崇拜的追随。
 
    “刘所是个万事通,他什么都知道。”
 
    “刘所可厉害了,每天都要看好几个小时的最新科技文献。”
 
    “刘所搞张北基地的时候5个月都没回家。”
 
    “刘所的摄影都是专业级别的。”
 
    技术男,万事通,这些称号用来形容纯粹热爱科研的刘纯恰如其分。生性耿直纯粹、对科研有着极致追求,这让刘纯的脸上总显出一股倔犟神情。
 
    正是这样的性格,使得刘纯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和优化调度领域独树一帜。他和他的团队研发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被17个省级及以上调度中心采用,覆盖超过5000万千瓦的风电场,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首套风电优化调度计划系统,十个省级以上调度中心模块上线,成为名副其实的“听风者”。
 
    重走科研路
 
    刘纯是个纯粹的电力人。他出生在吉林省最大的电厂,就读于电厂子弟学校,在华北电力大学深造,这使得刘纯在毕业后从事电力行业工作显得顺理成章。
 
    毕业后刘纯在一家电厂就职。在华北电力大学学习环境工程的刘纯,在电厂却从事火电自动控制的研究工作。这段带有一定技术跨度的工作为刘纯以后成为全面的新能源研究专家打下了基础。
 
    在电厂工作七年之后,刘纯被调往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机关,并从发展策划部开始,进而转向电网规划和建设工作。
 
    这一干就是十年。从而立走向不惑,执着而纯粹的刘纯用十年明白了一点:自己必须干科研。唯有科研,才能激发刘纯深埋心中的激情,也唯有科研,才能使他爆发出最大的潜能。
 
    “我觉得自己还是更适合搞科研,尤其是在接触了风电并网以后,我更加确定了自己必须重走科研之路。”刘纯说,“这十年给了我很多,最重要的两点就是来自基层的工作经验以及最早介入风电并网研究。”
 
    刘纯当时工作的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拥有当时国内最多的风电并网项目,这为刘纯接触研究风电并网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也正是身处这样的环境,刘纯成为了国内最早一批接触风电并网的专家之一。
 
    2007年,怀揣着对风电并网研究的梦想,带着满满十年基层工作经验,刘纯作为高端人才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引进。
 
    在刘纯自己看来,这是一条回归之路。随着年龄的增长,刘纯越来越感受到科研对自己致命的吸引力。勤奋好学,善于发现,愿意解决问题,刘纯身上的每个性格特征都在描述着他对于科研工作的胜任程度。
 
    然而,当刘纯从吉林只身来到北京的时候,他的选择并不被周围人所认同。在很多人看来,在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工作十年并小有名声的刘纯,未来的机会不少。相比之下,重走科研之路,单位角色从甲方换到了乙方,岗位定位从管理转向了科研,就连收入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在很多人的看来,这就是一笔“亏本”买卖。
 
    重走科研路,刘纯不仅做了一个大家都不理解的选择,还确定了当时并不被人看好的风电并网研究方向。
 
    这样的回归之路孤独而辛苦。
 
    “最为辛苦的是刚来北京的半年。当时国内风电并没有现在这么热,可供参考的文献也非常有限,几乎所有的都是英文文献。”刘纯充满了感慨,“重新开始科研工作并不容易,我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学习,当时所里的人也很少,拥有试验基地更是不敢想的事。新能源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受到重视。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艰苦。”
 
    但刘纯心里明白,既然在不惑之年选择回归,就必须走得特别坚定。
 
    猜“风”术
 
    从2007年到现在,6年时间,风电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刘纯的科研道路也走出了别样风采。
 
    这6年,刘纯做的最厉害的事情,就是他和他的团队有着别人没有的“猜风”术。
 
    风什么时候来?风电场什么时候能够出力多少?应该如何预测风电场的并网功率?这些都因为“风姑娘”的心思琢磨不定而变得难以确定。
 
    从2007年来到中国电科院开始,到现在国家风电研究检测中心张北试验基地进入常态化运转,这6年,刘纯都在猜测“风姑娘”的心思,不仅要猜中,还要准确,不仅要能够预测,而且要能够调度控制。
 
    风电功率预测一直以来都是国际新能源领域的一个难题。而我国风电发展快,历史数据少,气候类型多,地形复杂,国外已有的预测方法均无法满足我国需要。
 
    “一路走下来,很不容易。”刘纯说,由于风况不同,国外的预测法在国内环境中严重水土不服。“必须全部依靠自己的力量,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我们甚至从研究天气预报开始做起。”
 
    与此同时,国内风电产业高速发展,风机检测需求量迅猛增长,同时研发适用于我国国情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也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2008年,在多重压力之下,刘纯和他的团队心中开始酝酿一个大胆的想法——申请建设一个国家级的风电研究检测基地。
 
    2009年,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所向国家电网公司汇报了建立国家级风电研究检测基地的想法,得到了公司领导层的支持。同年9月29日,该项目的建设得到了政府的核准。
 
    2010年对于刘纯有着特殊的意义。2010年4月16日,国家风电研究检测中心张北试验基地开工建设,这一天也是刘纯42岁的生日。开工当日,同事们为刘纯准备了生日蛋糕,在工地上过了这个特殊的生日。这让刘纯对于张北基地的感情非比寻常。
 
    从基地方案设计到前期筹建工作,刘纯用自己在吉林积累的基建工作经验,为张北基地的顺利开工建设清障铺路。之后的8个月,刘纯吃住在张北,直到2010年12月8日,这个有着推动风电行业发展意义的基地正式投运。张北基地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凝聚着刘纯的心血。
 
    “张北基地建设是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可以说从张北基地建成开始,我们就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尽管当初的建设过程十分辛苦,但是每每谈起张北基地,刘纯的喜悦之情便油然而生。
 
    这个根据地给刘纯和他的团队带来了更便捷的研究平台,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国内目前大约有200多种机型的风机,都需要进行检测和相关数据的收集。但是张北基地一共只有30个机位。倘若检测完一种机型就更换一次风机基础,必然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以检测中心现有的机位来完成如此庞大的风机检测量,就必须要设计通用基础。”刘纯告诉记者,通用基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别看风机长得都差不多,但是与基础接触的法兰却是五花八门。而连接的牢固程度又直接关系到风机各种指标的检测结果。
 
    “通过大量数据采集,我们研发出一种转接结构,一端固定在风机基础上,一端用来适应不同风机机型的固定需要。”
 
    除了通用基础,刘纯的团队还遇到另外一个难题。尽管张北基地拥有30个风机检测机位,却只有一套核心试验检测设备。如何实现各个机位之间的灵活切换,将决定张北基地的检测效率。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刘纯一贯的作风。这些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由于张北基地的需要而被成功克服。在刘纯的带领下,他的团队提出了集风电机组通用基础、灵活切换的集电系统和高兼容数据采集于一体的风电实验基地设计方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风电实验机位的重复利用,显著提高了风电检测效率,为张北基地成为世界一流的风电试验检测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张北基地,刘纯和他的团队掌握了最丰富和准确的风电并网实践数据。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所研发了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17个省级及以上调度中心采用,覆盖超过5000万千瓦的风电场。刘纯还主持研发了首套风电优化调度计划系统,在十个省级以上调度中心实现了模块上线,成为调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系统。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搞科研,自己研究是一种境界,带领团队研究则是一个更高的层次。在北京的6年,让刘纯自豪的不仅是筹建了国家风电研究检测中心张北试验基地,还有对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队伍建设的贡献。
 
    “当时新能源研究所只有20多人,风电预测方面仅有一名研究人员,每年的项目金额也仅有100多万元。”回忆当初新能源研究所的人才匮乏,刘纯深有感触。“当时我一个人的工龄加起来都比全所的工龄要长。”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发展,身边聚集的年轻科研工作人才越来越多,刘纯在开心的同时也增添了新的烦恼。
 
    “科研项目管理有很大的压力。现在新能源研究所里面我牵头负责的在研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研究项目就有80多个,网省公司级别横向研究项目同时进行的有200多项。这些项目分散在新能源研究所下属12个研究室研究,每个项目涉及的研究室都不止一个,同项目科室间交叉研究的情况十分普遍。如何让项目在各个科室之间顺畅运转,如何根据项目规律来进行管理方面调整,如何通过科学方法让项目工作井井有条,这都是巨大的挑战。”
 
    除了科学化管理,刘纯感觉到带队的另外一个压力来自于研究方向的确定。
 
    “作为一个带头人,科研方向的选择很重要。”刘纯表示,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所做的是应用研究工作。与纯粹的基础科学研究不同,基础科研有着足够的时间去试错,但应用研究却有很强的时间限制和成功率的要求。
 
    “很有可能因为你选择方向不对使得一个团队几年的心血白费。”刘纯珍惜自己的科研工作付出,同样也明白身边同事的辛苦。
 
    刘纯的心血没有白费。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所已有240人,每年的业务量高达3.5亿元。“我们从事新能源功率预测和调度的团队从原来的几个人,到现在的四五十人,拥有全国排名41位的超级计算能力,数值天气预报研发生产中心也随之成立。”
 
    重新回归科研岗位对自己的高要求,建设张北基地项目的高强度,和初步建立科研管理体系,繁杂的工作让才过不惑之年的刘纯早生华发。刘纯自己也感慨,这6年的工作比过去17年加起来的都多。
 
    在刘纯心中,希望能够成为乔布斯那样的人,在某个领域追求极致,也希望成为中国电科院老专家,即便已经退休,依旧能够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价值。
 
    这就是刘纯,科研就是他的极致。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