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锡九:中美清洁能源合作具有无与伦比的潜力
发布时间:2011-06-07 11:36:40     来源: 《风能产业观察》杂志

         --访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总裁兼理事会主席吴锡九先生

  本刊记者 黄霞 

  能源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充足的能源保障意味着经济长期发展获得了稳定的动力来源,能源成为显示各国政治和经济力量的"硬通货",也是各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命脉,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E.F.舒尔茨在1964年曾经说过"能源是无可替代的"。中美两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供应者和消费者,如何维持和保证其能源供应和合作,将是二十一世纪的头等大事。

  随着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传统能源日渐枯竭,新能源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项。因此,发展清洁能源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一种积极、有效的选择,中美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更是具有无与伦比的潜力。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20世纪的特征是'冷战',但21世纪的特征将是'热战' --世界各国必须联合起来解决全球变暖。朱棣文博士也在伯克利加大华裔国际校友协会第三周年晚宴上发表过:"世界能源危机,我们又能做些什么?"重要讲话。这些都深深震动了年过七旬的吴锡九等在座的华裔同胞。

  吴锡九早年追随钱学森先生回到中国,领导、参与了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第一个晶体管、第一台晶体管大型计算机和第一台集成电路微机的研制开发,吴锡九堪称,20世纪80~90年代惠普中国公司的奠基人。

  如今古稀高龄的吴锡九仍然心系中美能源合作与发展,他认为,要赢得"热战",最好方案是通过中美两国的合作,共建绿色能源关键的制高点。他用实际行动积极推动中美能源合作的进展,与一批同仁们创立了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即"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将硅谷正在掀起的绿色能源革命中的先进技术和前沿趋势引入国内。

  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在清洁能源、新材料、半导体软件、生物、金融、管理及政府决策等各行业汇集了众多精英俊杰。吴锡九携同这些精英,把美国的先进技术与中国项目相对接,促使中美两国互惠互利,达到双赢效果。

  吴锡九介绍,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将在智能电网、绿色建筑、电动车、太阳能、碳交易、绿色IT和创投等七个方面进行引入项目对接。他认为,中国风能目前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并网问题。中国应在推进风电、光电建设及"西电东输"的同时,如果能及时引进美国的有关先进技术,促进"风、光电"的可使用性,这样即能发挥出中国优势,又能利于推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目标。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只有通过美中合作共同应战,才能得到解决,也只有双方求同存异,共同合作,建立起新的能源经济才能发展自身,造福人类。两国之间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合作必将成为两国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真正把全球暖化和化石能源将枯竭的重大危机转化为转机。吴锡九相信美中两国有人才、有技术和资源可以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以引领世界开创出绿色经济的新天地。

  最后,吴锡九表示,无论从世界对中美两国的责任诉求和当领头羊的期盼,还是从两国在这方面合作的依存度、互补度和双赢度来年,中美两国绿色能源都有着以往其他科技合作所不能比肩的优势,有着无与伦比的潜力和广阔前景。


  以下是采访实录

  《风能产业观察》(以下简称"《风》"):2008年,您组织并创办了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请问,是什么原因让您在晚年之际还心系中美能源发展,奔波于中、美两地?

  吴锡九:关于组建"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的原由,说起来,我觉得有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应该说,与我在人生的历程中所得到的深刻感受有关系。

  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有三个阶段让我深刻感受到中美两国搞好关系的重要。

  从1949年到1956年,我在美国留学,学到了当时处于科技前沿的电子知识、半导体技术,按理说应该可以意气风发、心酬北志了。可是当时中美两国正处在"抗美援朝"时期,双方敌对,兵戎相见。是战争而不是和平,所产生的那种敌视、压抑、隔阂、不信任、不交流……给远离祖国的我们留学生留下了中美决裂创痛后刻骨铭心的感受。

  1956年我回归祖国,从1956年到1978年,二十多年间,我在中国科学研究院搞科技发展工作,当时美国因为冷战思维对中国实行全面封锁--特别是高科技方面的封锁,彼此不能合作交流,所以,我们是靠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来求得科技进步的,这固然无尚可贵、令人自豪,但在艰苦创业、拼搏有成以后的反思之中,也感受到中美两国科技不能够交流合作的惋惜,其实这对双方也都带来很大损害,否则中国可以发展得更快些、美国也不会丧失科技成果在中国应用的广阔市场。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美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这时期由于我在惠普研究院工作,有机遇参加了促进成立中美第一个合资公司"中国惠普"的工作,以后又参加了促成中美间的软件合作等项目,从中我深切感受到中美科技合作的空间和潜力,双方合作互利,能够通过互补得到双赢,这个经历和感受更加坚定了我要为中美科技合作出力的想法。

  可是在三十多年的促进合作过程中,尽管我们促成或促进过不少项目的合作,形势也在一天天好起来,但总还是深切地感到,由于中美两国在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历史、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上的不同,使双方的科技合作时有起伏、层面不对等,还未能寻求到一个必定是两国定为国策、不可或缺、持续发展、前景广阔的交集点。

  而如今我们终于找到了,中美在绿色经济、绿色能源的合作领域,它可以超越诸多因素,成为最好的、双方必需的、可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20世纪的世界特征'冷战',但21世纪的特征将是'热战'--世界各国必须联合起来解决全球变暖"。我和一批同仁们认为,要赢得'热战'的最好方案是通过中美两国的合作,共建绿色能源关键的制高点。从战略上说,这个合作课题,无论是从世界对中美两国的责任诉求和当领头羊的期盼来说,还是从两国在这方面合作的依存度、互补度、双赢度来说,都有着以往其他科技合作所不能比肩的优势,有着无与伦比的潜力和广阔前景。

  我和硅谷湾区的一些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有了这样的共识,并产生了要共同联合起来为中美两国在绿色能源合作方面出力的想法和追求。

  对于"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的创办,还有一个很直接的因素是,我曾受到两个人的启发与触动,一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友、现任美国能源部部长的朱棣文先生,一是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先生。

  朱棣文2004年被任命为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劳伦期·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我2004年发起成立伯克利加州大学华人国际协会,2007年,我们举办了一个年会,请了一些杰出校友作报告。当时,朱棣文作了一个演讲,"世界能源危机,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原来45分钟的报告最后做了一个半小时,在座的华裔校友深受鼓舞,大家觉得是应该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随后不久,韩启德访问旧金山湾区期间,和美国国会众议员本田会面,谈论了中美两国面临的能源和全球暖化危机时表示,"我们都是世界公民,能源是我们两国都需要关心的问题",并鼓励建立一个持久和有影响的非政府组织合作平台。

  因此,我们马上行动起来,因为我们华人非常关注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一直很复杂,但其中有一个亮点就是绿色能源。中美都是大碳排放国,如果中美联合起来,可以解决问题的一半。一旦合作,会有大规模的人参与进来,就可以增进相互了解,学会彼此尊重。发挥互补优势,为两国经济发展和转化地球危机出一份力,这也是我们华人的使命。


  《风》: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作为一个非盈利组织,其宗旨是什么?有哪些独特优势?

  吴锡九:"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是我们硅谷湾区的一批长期关心中美科技合作的人士,在对绿色能源的重要和中美绿色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前瞻性有了充分认识后创建的,更是在以戈尔、朱棣文为首的有识之士对绿色能源全力宣导的引领下,我们一批中美人士心怀目标,互相交流、取得共识,肩负着一种使命感、应运而生创建起来的。

  在硅谷湾区的处于科技界领导地位的,如"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加大华裔国际校友协会"、"九十学社"、"北加州亚洲协会"等八个团体都组合在我们促进会下,共同行动。

  我们在建会之时,就确立了为之努力的宗旨。我们认为要想把全球暖化和化石能源行业将枯竭的重大危机变为转机,只有通过美中联合共同应战,才能得到解决,也只有双方求同存异,共同合作,建立起新的能源经济才能发展自身,造福人类。同时,我们相信美中两国有人才、有技术和资源可以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以引领世界开创绿色经济的新天地。为此,"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以这一重大职责为己任,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

  而我们促进会现阶段确立的具体目标是:(1)推动和加强中美在绿色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2)提供一个综合政策、企业、投资、教育和科技研究的平台;(3)促成高影响力的绿色能源合作项目。

  作为一个非政府的和非盈利的组织,我们有独特的优势:首先,相比之政府组织之间的双边行为常会受到形势、体制、政策等诸多因素的牵制,往往需要反复磋商、逐级洽淡,落实缓慢,而作为民间的非盈利组织,则可以少受束缚,灵活应对,行动迅速和快速成效。

  再则,促进会的管理团队和其主要成员是一个由企业、投资、科技、教育、能源政策等众多领域的专家联合组成,拥有美国湾区/硅谷科技创新技术和资源、资金,并长期致力于促进中美科技合作的专业人士。他们在美国和中国均有广泛的经验。

  其三,由于促进会成员在美国和中国科技合作方面长期有着多领域、渊源式的链接,所以在两个国家的关键绿色能源领域内,也拥有广泛联系、深度交流。

  故促进会能更好地起到沟通中美谈判双方,探讨共同利益,筛选交集点,提供替代路线,确保双赢的作用。从促进会已取得的成果来看,这些优势十分有效和可贵。


  《风》:2008年以来,"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做了哪些工作以促进中美绿色能源的合作?是如何筛选资源、最大限度地帮助真正需要资助的技术合作项目?

  吴锡九:我们在硅谷每第举办5~10个讲座,包括像谷歌这类的知名公司都会参与,很多公司来演讲,我们就会了解哪些技术有前景,可能引入中国,从中筛选出有针对性的项目。

  在中国,我们一直与中方在关键绿色能源领域的专家、政府负责人、企业领导等保持联系,了解中国绿色能源的政策、发展动态、存在的问题等资讯,与美国发展的现实相比对 ,筛选交集点。

  我们还全力组织召开中美绿色能源专家、高官的国际会议,比如北京论坛、上海会议和苏州市场峰会等等,前后云集了超过1000多名中美清洁技术领域的领袖、精英共同研讨。每次会议不仅组织有高质量的主题报告,更精心组织分组的、对等的、对口的中美专家专题研讨会,通过深入的研讨,甚至争论,求取共性,发现差异,揭示问题和障碍,筛选出可切入的项目和可行性路线。

  而且我们并不满足于此,我们多次带着目标和问题去相关地区实地考察,比如甘肃、成都、重庆、宁波、杨州和南京等等,与当地的领导和专家零距离探讨和实地考察,了解他们"想要什么"、"迫切解决什么",从而筛选出双方可以及时合作的交集点。

  我们以往是以促进交易为主,近几年最大的不同是引入了项目对接,因为这首先是个交流平台,但不能空对空,所以把项目合作放在里面。我们的主要工作人员都在美国,在中国有一些副会长和合作伙伴,目前正考虑在中国设常驻机构。

  我们引入项目对接重点关注七个方面,包括智能电网、绿色建筑、电动车、太阳能、碳交易、绿色IT和创投等,但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我们推动了宝钢与新西兰清洁技术公司LanzaTech合作,将"利用钢厂尾气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商业化,这家新西兰公司的投资方就是硅谷的Khosla风险投资公司。LanzaTech想在中国发展,我们就促成了与宝钢的合作。排放要征收排放税,现在不排放一氧化碳了,还可以变废为宝,将一氧化碳变为原材料,产出更有附加值的乙醇及化学品。我们还准备把这个项目引入沙钢和永钢。

  智能电网方面,风电、太阳能发电本身不稳定,如何连接到电网中是很大的基础系统工程,这牵涉到政策、资金等方面。目前,扬州和酒泉地方政府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希望可以解决并网问题。酒泉的风能在全国装机量为最多,太阳能也非常丰富。企业方面,上海的中发集团跟我们谈的比较成功,他们想进入智能电网领域。

  电动车方面,混合动力客车制造公司Designline希望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我们为其做了项目对接,目前寻找到金龙集团及常州的一个客车厂准备开展合作。另外一家美国公司,拥有生产电动轿车的两个关键核心部件技术,已找到安徽的江淮汽车,先生产500辆汽车,2010年下半年推出。

  太阳能政策方面,我们会找一些专家专门向中国企业介绍,第一代太阳能产品出口到美国,需要注意哪些,美国有哪些政策,美国的需求是怎样的。因为,美国有许多产品安全技术标准,跟欧洲不一样,所以不一定让进。

  中国在绿色能源方面的人才较少,大家对绿色能源认知不够,因此,我们还准备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培训项目,专门针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领导,教他们怎么建设低碳城镇,介绍未来发展的趋势、技术等,并帮他们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把硅谷的一些技术、企业和专家带到中国来。

  以上是列举的一些方面,未来合作项目很多。我们2010年专门成立了协调小组,今后可以更好地合作。硅谷有很多创新技术需要搭建平台,将来除了技术交流外,我们还会帮助寻找风投、政府等方面的支持。

  《风》:请介绍一下,美国风能发展情况。

  吴锡九:美国加州在节电、节能方面一直走在全美国的前列。如今在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所以,在这里我简要介绍一下加州风能、太阳能开发的规划,来反映美国风能、太阳能的发展情况。加州在可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开发和利用很有代表性。

  在加州可可再生能源的规划中,已规定到2012年,加州发电总量中必须有20%来自可再生能源,而到2020年时应有总量中的33%是可再生能源。

  而在2012的20%,共约10.6兆瓦以上的可再生能源中,风能电占5.9兆瓦、太阳能发占1.8兆瓦,其中太阳能电池0.8兆瓦,太阳能聚光1兆瓦,合计为7.74兆瓦以上(其他为水电、生物电、地热合计2.8兆瓦左右),可以看出,风电、光电占了极大的比例。到2020年上升为占总量的33%,约为30兆瓦,其中风电占13兆瓦,太阳能发电占13.2兆瓦(其中太阳能电池3.2兆瓦,太阳能聚光10兆瓦),合计为26.2兆瓦以上,风光电在开发、使用的比例上持续上升。

  要完成以上的指标,估计到2014年,必须有能力储存2兆瓦的能量,到2020年有能力储存4兆瓦的能量,这就确定了加州除了发展智能电网外,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断发展储能技术。

  储能技术包括储能电池、水电、压缩空气和飞轮等手段。我简要介绍一下美国在这方面的情况:

  一、水电(抽水蓄能):是最成熟的技术之一,美国已有38处这项设备,总体已有22兆瓦的容量。此项能产价格较低,一般为$2200/每千瓦、$80~120/每千瓦时。

  二、压缩空气:该项技术可以存储大量能量,但需要合适的地质条件。1978年,德国已研发成功0.29兆瓦×4小时的工程;1991年美国阿拉巴马州已研发成功0.11兆瓦×26小时的工程。近期,美国还有其他地区正在研发中,其价格为$ 100/千瓦时。

  三、 飞轮(机械储能):美国在麻州已有3百万瓦的设备;在纽约州和伊利诺州在研发2百万瓦的设备;同样在其他州,如宾州、新墨西哥等州都在研发中,其价格也较低。

  以上主要是解决风、光电长时间缺失时能量供应的问题。

  四、储能电池:主要有硫化钠电池(NAS)、储能锂电池和液流电池(Flow Batteries)等类型。

  1.硫化钠电池:美国AEP建立有2001年12.5千瓦、到2002年升到100千瓦、到2006年达到100万瓦;在纽约2008年有100万瓦;在加州2008年有600万瓦;还有其他州都在研发。其性能一般是6小时存储,价格$0.4百万~0.5百万/百万瓦时。该项电池,在日本已有200多个设备,最大的34百万瓦,总量有0.3兆瓦。

  2.储能锂电池:与用于电动车上的动力锂电池有相同的基础,但不受车用动力电池体积等约束。由于动力锂电池是电动车发展的关键,美国正大量投资,全力开发,所以,储能锂电池也同步发展起来。

  3.液流电池:是利用电解氧化钒来储能。钒电池是一种基于金属钒元素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运行的可再生化学电池储能系统。还有一种锌澳电池,形式上类似于钒电池,但反应原理完全不同的化学电池,俗称"半液流电他",其优点是"反应快(小于10毫秒),价格低、寿命长,目前尚处于小规模生产,但有极大潜力。

  开发液流电池较大规模的PRVDENT POWER公司已被中国公司买下,而中国如在酒泉等地又拥有丰富的钒矿资源,故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储能电池的特点是:1.使用方便,可随时随地使用;2.可集中也可分布使用;3.可远程监控;4.旧电池可以再生更新,反复使用;5.在生产上不受风、光、水等条件限制,可以就地生产,解决就业,并可以连续生产和形成产业链,而且是一种干净的生产,可以出口等。其他还有超级电容中,超导磁场等技术也在研发中。

  总之,储能技术是中国风能产业所需要的,美国的储能技术和智能电网,与中国的风能产业技术具有互补关系,如能借鉴,引进定能如虎添翼,达到双赢。


  《风》:中国风电已开始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发展到今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谈谈您的看法。

  吴锡九:中国风能已取得了很大成就,全国已在甘肃、内蒙等地区建成了规模很大的产业基地。我在此仅举2010年9月,我们"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去甘肃酒泉实地考察后的认知为例。

  众所周知,酒泉本是敦煌艺术的故乡,现代航天科技的摇蓝。然而从总体上说,原先在人们的眼中,那里还只是一个戈壁千里、地广人稀,并不发达的地区。但是,如今当人们用"绿色能源"的思维模式来审视时,它除了有古老的艺术,丰富的矿藏外,更是风、光等资源的集富宝地。甘肃境内的瓜州、玉门素有"世界风源"、"世界风口"之称。被国家列为首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同时,太阳能资源也极为丰富,太阳能光伏理论储量近20亿千瓦。由于有这番"风光",酒泉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要新能源基地"。

  据我了解,仅酒泉的风能资源理论总储量为1.5亿千瓦,可开发量400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利用面积1万平方公里,其气候、地形、地质、交通等,均给建设大型并网型风力发电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甘肃政府从1996年就已开始试验开发和实践探索,十多年下来已取得令人惊喜的成就。近年来,他们更是以"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为战备部署,推进以风电为牵引,以风电促电网建设、促调峰电源,促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把风电产业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强力打造"6+2"新能源产业集群,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故从酒泉风能产业扎实发展的情况,由点及面,推而广之,以及我们所掌握的有关中国风能产业的情况来看,中国风能产业已取得相当大的成就。

  当我们实地看到中国风能产业的成就,特别是了解到建设"陆上三峡"的宏伟目标时,心中不仅激动而且很有感触。

  记得我1956年回归时,关于开发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论题已经提出,那时,在我们回归的一批科学家中,就有好几位(注:我的好朋友)参加了这项研究工作。比如鲍成志,他是研究电力的,被委派参加了长江三峡发电的电力设计,还有一位钱宁,他是研究泥沙淀积问题的,回国后,即被请到清华大学从理论研究到建立模型领导认证三峡筑坝后如何解决泥沙淀积这一关键问题,总之,关于三峡水利工程的研究,认证起步是很早的。可是由于三峡工程事关水利、地质、生态、发电和污染等诸多重大问题,一直论证乃至争论了三十年,直到1993年才由中央拍板行动起来,从开建到至今几近五十年,其成就当然非常巨大,可是工程也巨大、艰险、耗力多,还有百万移民问题……

  而建设"陆上三峡",其规划建成时间仅十年左右,建成后发电量可与水利三峡比肩,特别是因为开发了风、光电等可再生能源、可以以此营造中国风、光电的产业链。

  可以展望通过10年努力建成"陆上三峡",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智能电网运用等方面,将达到世界领先的地位。

  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多、快、好、省"的发展战备,十分赞赏,非常感动,也愿为这项工程出一份力。


  《风》:中国风电发电已取得巨大成就,但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谈谈,目前,中国风能产业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制约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瓶颈有哪些?如何应对?为促进中国风电健康持续发展,请您提一些建议性意见。

  吴锡九:由于中美两国电力产业发展的国情和历史不同,特别是如今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解决问题的方案上有着战略性差别,所以各自拥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善和解决。据我们分析研究,中美间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特点,存在着互补性,可以优势互补,达到双赢。

  中国电网一是占中国大部分电力的"国网",另一是广州等地的"南方电网",故中国电网其最大的特点是"集中、统一",在建设中,可以政令统一,集中力量、行动迅速。而美国电网的特点正好相反,它是分布式结构,在建设中因地制宜,就地消化,在竞争中开发出多种新技术,然而又由于其自身不统一,不集中,常常掣肘较多,很可能拖累了总体的发展速度。

  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能源主要集中在西部,而用能大户又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所以开发出的"风、光电"要"西电东输",为了解决"风、光、电"的随机性和间隙性,采用的方案是"建立强大的高压电网,用火力电捆绑"风、光电"达到输送的目的。

  对于这项建设,规划为10年时间,其前5年主要集中力量解决发电和输电问题,后5年,主要解决配电问题。由于建设进程重点的不同,前5年智能电网只能进行小规模,示范性建设,到后5年解决配电问题时,让智能电网充分发展。有关部门展望10年后,在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发展方面能超越美国。

  中国"陆上三峡"西电东输的战略,我们认为其发展速度会非常迅猛,无疑是令人鼓舞的。但是由于其使用火电捆绑"风、光电"来解决问题,仍存在着增加污染的问题,其二,由于主要是建设"西电东输",忽略了当地的消纳,会产生"孔雀东南飞"现象,也会影响了西部更快改善民生,发展新经济,有利"西部大开发"的目标。

  对于美国来说,由于其模式的特点是分布式结构,所以促使它发展储能技术,以此达到"削峰填谷"、储藏能量的效果,还用"智能电网"技术解决并网问题、配电问题等。它的特点,决定了它注重就地消化,改善当地新能源使用,使新能源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民生、减少污染。

  所以,我们认为,中国能充分运用"集中"、"统一"优势,大手笔推进"风、光电"建设,"西电东输",目标清晰、意义远大。但是如果能及时引进美国的有关技术,利用智能电网解决并网问题,用储能技术来帮助"前峰填谷",促进"风、光电"的可使用性,那么,这样即能发挥出中国优势,又能促成就地消化,发展当地新产业,促进西部民生,减少污染,更有利于推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目标。

  中美这方面的合作,可以优势互补,达到双赢。


  个人简历

  吴锡九

    ●1932年生于上海;

    ●1953年,以总成绩第一名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系;

    ●1954年,获得麻省理工硕士学位,其后在波士顿工作,是美国第一批从事半导体研制工作团队成员之一;

    ●1956年,追随钱学森教授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了22年,创办了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是中国第一代晶体管、晶体管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的奠基人;

    ●1978年,经国务院和中科院批准,出国接受遗产,后成为惠普中国(HP China)的奠基人,是惠普第一个RISC微处理器架构的设计者和负责人;

    ●1994年,与人共同创办了Silicon Magic公司,并担任人力资源、策划和大中华区业务发展部的主管;

    ●目前是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主席。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