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政策加码促风电并网消纳
发布时间:2015-01-26     来源: 中国能源报
  4月14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风电并网消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力图解决风电并网消纳问题。《通知》提出要着力保障重点地区的风电消纳、加强风电基地配套送出通道建设、大力推动分散风能资源的开发建设、优化风电并网运行和调度管理等要求。
 
  国家能源局的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风电发电量达1349亿千瓦时,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但风电在全社会用电量的贡献中占比只有2.6%。如何真正解决弃风限电问题、扩大风电等清洁能源在电力消费中的比重,仍是摆在中国风电发展面前的一大难题。
 
  弃风限电未根本解决
 
  《通知》指出,2013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2074小时,同比提高180小时左右,弃风电量同比下降约50亿千瓦时。从数据看,弃风限电的状况虽有好转,但并未根本解决。
 
  从风电利用小时数来看,福建省最高,为2666小时,吉林省最低,只有1660小时,在风电盈亏临界点之下。就弃风情况而言,全国除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外,内蒙古、吉林、甘肃酒泉等弃风严重地区的限电比例均有所下降,但总体来看,河北、蒙西、蒙东、吉林、甘肃五地弃风电量仍是全国最多,其中甘肃省弃风率高达20.65%,居全国首位。
 
  “目前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广东、甘肃、青海等8个省份风电利用小时数仍不足2000小时。”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并不一致。浙江、广东、安徽、青海风电利用小时低主要是由本身风电资源条件决定,而辽宁、吉林、黑龙江更多是受当地火电发展的影响以及电力传输能力的限制。”
 
  虽然此前能源局提出要将风能资源在大范围内进行配置,但部分做法仍饱受行业人士质疑。
 
  “比如此次《通知》提出,河北省要继续加快张家口地区与京津唐电网和河北南网的输电通道建设,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内蒙古、河北、东北的电都规划往京津唐送,这个瓶子早晚有装满的一天。”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再者,就区域而言,内蒙古、东北、华北属于本地风电都难以消纳的地区,已难以再接受临近区域外送进来的风电了。”
 
  多位行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弃风限电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问题,“虽然并网技术上已过关,但电网接纳风电的积极性仍未被调动起来。”
 
  对此,《通知》提出,弃风限电较严重的地区,在问题解决前原则上不再扩大风电建设规模。
 
  今年就近消纳与外送并重
 
  为解决风电消纳难题,《通知》提出,今年风电并网消纳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通过提出针对性的整体解决方案,保障重点地区的风电消纳;二是加强风电基地配套送出通道建设;三是大力推动分散风能资源的开发建设,以本地电网就近消纳为原则,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时序。
 
  《通知》提出,内蒙古自治区要在保障风电利用小时数不下降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的风电并网运行困难。吉林省要有效深挖调度潜力,妥善处理供暖和发电关系,确保2014年度风电利用小时数达到1800小时。
 
  对于风电规模较大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河北、辽宁、甘肃、宁夏和新疆等地,《通知》要求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本地电网的运行管理机制,统筹协调系统内调峰电源配置,协调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发电之间的调度次序,深入挖掘系统调峰潜力,确保风电等清洁能源优先上网和全额收购。
 
  “短期看来,风电全额收购政策落地的可能性不大。目前,风电与煤电之间的博弈最值得关注。”一位电力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比较典型的地区是东北。多增加风电,意味着要削减煤电,东北热电联产机组占多半,一到冬季,由于供暖的原因,风电上网的空间几乎为零。”
 
  尽管国家能源局近两年在推行风电供暖试点,但由于项目综合经济性以及供暖风场实际利用小时数低于最初的设计值等原因,风电供暖大面积推广仍难以成行。
 
  除就近消纳外,通道建设也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能源局表示,今年将重点保障哈密风电基地二期、酒泉风电基地二期第一批项目和增加京津冀地区清洁能源供应而规划建设的张家口风电基地二期、承德风电基地二期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风电基地、锡林郭勒盟风电基地等项目的配套送出通道的规划和建设,确保上述项目如期、顺利并网运行。
 
  阻止气候变化风险可再生能源、核电、CCS需增3倍
 
  近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最近气候变化研究报告称,要阻止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全球可再生能源、核能及碳捕捉和封存(CCS)的规模需增长至目前的3倍。这是联合国时隔七年再次发布气候变化报告。
 
  2℃安全值岌岌可危
 
  这份研究报告指出,想要将全球变暖的速度控制在2摄氏度的安全范围内,可再生能源、核能及CCS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关键。近几年,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步伐放缓,错失了限制温度上升的良机。这不仅加大了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难度,也令未来减排成本和风险大增。
 
  这份报告由235个科学家联合完成,报告起草者OttmarEdenhofer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抛开商业的眼光。尽管这很难,面临着许多技术和制度层面的障碍,但多一分等待,就多一分风险。”
 
  联合国称,各国政府必须加快风电场及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步伐,并加大对CCS技术的投资。发布这份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各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紧迫感,希望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达成新的共识。
 
  报告指出,2000年至2010年,全球碳排放量年均增幅为2.2%,比之前30年的平均增幅高出0.9个百分点。这令各国在气候变化条约中将温度增长控制在2℃的目标岌岌可危。工业化国家将气温上升2℃定为避免洪涝、干旱、海平面上升等危险气候变化的最大限值,而一些专家则认为1.5℃的限值可能更安全。
 
  4月初,IPCC在德国柏林召开了全体会议,来自110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科学家,共计500人参加了该次会议。会议上,IPCC主席帕乔里强调:“关于全球变暖对策的议论和交涉已经成为了一个重大课题,报告的内容将成为指明全球变暖对策方向的基准。”帕乔里表示,从报告书的最终稿可以得知,对于达成世界平均气温与工业革命之前相比上升幅度不超过2℃的目标,目前各国的温室气体削减目标还是不充分的,应尽早实施相关的对策。
 
  进程缓慢致减排成本上涨
 
  咨询公司PwC气候变化部门主管JonathanGrant认为,未来只可能有两种情况,要么化石燃料被可再生能源替代,要么化石燃料发电依然存在,但配有CCS设备。“不管最终会变成哪种情况,目前看来进展都太过缓慢。”
 
  IPCC主席RajendraPachauri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各国需加大合作。只有将合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才有可能成功应对这一问题。他希望这份评估报告能作为各国制定减排政策时的一个参考。
 
  据IPCC上一次发布气候变化报告已经过去了7年。当年的气候变化研究报告不仅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还被认为能够大幅推动各国减排进程。然而事与愿违,全球减排步伐并未明显加快,有关全球变暖的争论越来越多,这份研究报告也遭到了许多质疑。
 
  IPCC认为,减排进程的缓慢,将导致应对气候变化成本不断增长。在IPCC年初公布的报告草案中,2030年减排成本相当于全球消费量的4%,到2100年将占11%。不过这一数据并未将减排带来的一些潜在收益计算在内,比如空气质量好转带来的健康状况改善等。
 
  包括美、英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则对这个数据的准确性表示怀疑,甚至有人质疑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投资是否正确。在正式报告中,IPCC特意对这部分进行了详细说明。报告指出,减排不力令其成本将以年消费量0.06%的速度不断累积,因此应对气候变化成本也比当初预计的1.6%至3%高出许多。
 
  “这份报告为各国敲响了警钟,即便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依然是重中之重。”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说。
 
  加大投资是关键
 
  去年,国际能源署(IEA)曾发布报告称,为了满足电力增长需求,2013年至2035年全球共需要17万亿美元的投资。同时IEA也指出,今天对化石燃料发电投资必然将会影响未来的碳排放量。气候变化政策分析师MartinKaiser表示:“过去10年里,煤炭依旧繁荣,但未来将是可再生能源的时代。这个过渡需要20年至30年的时间,但会是一个快速而有序的过程。”
 
  早前有报道称,要想把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的可能性维持在66%以上,那么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需要在2020年之前就开始回落。联合国的报告指出,想要令全球碳排放量有实质性的下降,需要大量投资。实现2℃的目标不仅需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核电等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量的能源产业,如何快速提高能效同样重要。要在2050年实现低碳乃至零碳能源供应,能效需在目前基础上提升3至4倍。
 
  不论如何,这份报告肯定是广大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企业乐于看到的。报告指出,为了确保全球气温升幅不会超过2℃这一安全值,化石燃料发电的投资规模到2030年应减少30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核电及CCS的投资需增加1470亿美元,用于改善交通、建筑及工业领域能效的投资应增加3360亿美元。
 
  有科学家认为,目前全球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承诺还不足以阻止“危险”的气候变化,无法保障2℃的安全值,各国需达成一个新的气候变化协议。在这个问题上,越拖延就只得越依赖像CCS这样目前尚未完全成熟的技术,这不仅加大了减排的风险,也令其成本倍增。
 
  CCS技术能够减少化石燃料发电厂的碳排放量,但是其成本也较为高昂。剑桥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MichaelGrubb表示,目前CCS技术的更新和推广仍较为缓慢,各国政府应通过出台刺激政策来推动CCS的发展。去年底,美国环保署公布了未来新建发电厂碳排放标准的最新提案。根据该提案,如果新建燃煤电厂未配备CCS设备,将被禁止建设。目前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中,CCS项目可享受每吨碳排放量5欧元的补贴,为全球最高。但Grubb表示,这还远远不够,补贴应达到每吨50欧元。
 
  德国波茨坦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Edenhofer则认为,CCS是应对气候变化必不可少的一环,但目前各国对该技术的重视严重不足。另一个被忽视的领域则是生物质能发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