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高质量 助力风电企业“走出去”
发布时间:2015-01-22     来源: 艾莱风能网
 
    开拓国际市场是我国风电行业重要的发展战略,推进“走出去”既是一项战略决策,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在海外之路上闯出一片天地,还需多方支持,形成合力,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质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风电企业进军海外的有利条件
 
    目前中国风电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已经具备了进军海外市场的实力。
 
    首先,未来几年国内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速将放缓,进军海外市场为想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的国内风电企业提供了出口并可消化部分产能的机会。
 
    其次,从提高企业利润率方面来考虑,具有实力的风电企业进军海外市场也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国内风电机组价格下降得非常快,目前国内市场上主流的1.5MW的风电机组价格已经降至4000元/千瓦左右,行业平均利润率已经非常低了。而在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风电市场上,风电机组的利润率却普遍较高,风电机组价格最低水平也有6000元/千瓦左右。
 
    最后,中国风电企业大多与国外风电企业有着一定的联系,也是其进军国际市场的一个有利条件。国内年轻的风电企业大都有过从国外引进技术,以及与国外同行联合研发的经历,虽然当前国内主要风电企业都已经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但在相关产品的设计方面或多或少还留有国外标准的痕迹,这对国内风电企业尽快生产出适合国外市场的风电机组产品应该是一个利好。所以国内风电企业大都具有进军海外市场的冲动。
 
    推进认证机构的互认和共享
 
    尽管有如此多的利好条件,中国风电企业在“走出去”时仍面临两大困难,其中风电机组认证机制已成为我国风电产品出口面临的最主要障碍。国内企业在申请国际认证机构的认证时,往往存在着认证周期长、费用高等难题。甚至有些国外认证机构有意设置障碍,拖延进度,以此保护本国或本地区的风电产业。
 
    风电机组的认证方式不仅是技术“通关”的要求,同时也是无形的准入壁垒。攻克这个壁垒需要具备多种条件,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推动之外,国家相关机构应尽快推进国内认证机构和国外认证机构的互认和共享,避免了进入一个国家、开拓一个市场就进行一次认证,人为的为风电企业造成了很高的门槛。
 
    知识产权可以转守为攻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知识产权也成为国内风电企业需要正视的一大问题。在中国风电产业发展之初,“引进来”是一条重要的渠道,早期很多国内企业的专利技术,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与外企合作研发以及授权使用国外技术和图纸的方式获得。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风电企业向生产和销售自主品牌转变,市场份额与产品竞争力也逐年提升,开始威胁欧美企业的利益,因此专利之争的官司正愈演愈烈。
 
    对于那些惯于将各种专利租赁给其他国家,从中赚取丰厚回报的国外企业,赢得官司不是终级目标,与侵权企业签订专利许可协议、收取专利转让费或者阻止对方的市场扩张才是让企业专利发挥最大功效的做法。
 
    面对越来越多的专利纠纷,意欲向海外发展的风电企业要认识到,知识产权诉讼已成为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一种正常商业行为和法律行为,应以平常心态面对。首先要尊重知识产权;其次要建立国际层面上的专利战略,以“专利先行”的理念赢得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并且从专利布局上的防御状态,通过“专利运营”即专利授权、专利合作和专利战略整合等方式,向专利盈利的战略上转变,转守为攻,逐步改变风电企业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被动局面。
 
    踏踏实实提高质量是关键
 
    认证困境与知识产权之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场技术的深层次较量。目前,中国风电企业在叶片、发电机、控制系统和传动系统等重要部件上尚未占据技术主导权,也给了欧美国家动用知识产权武器的借口。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表示:“中国风电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靠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也确实得益于技术复制而实现的跨越式发展。但是复制不能成为一个企业的基因。企业若想在市场上有真正的竞争力,仍需要长远的考虑,要基于自主开发。”
 
    对于中国风电企业面对并不平坦的海外扩张之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贺德馨显然更关注增强企业的内功:“由大国到强国、由制造到创造、由国内到国际,其实最难的可能还是‘走出去’,只有风电企业的整体水平提高了,走出去的脚步才能更稳当。当前,我们一部分的风电机组已经出口了,但比例还很小,我们要争取每年都前进一点,不能光是产量,在风电发电量、风电机组技术维护等各方面还有待提高。国际上容量系数高的可以达到35%左右,相当于一年有35%的时间是满负荷发电,我们现在的平均容量系数不到25%,且地区差异明显。有些是因为风电场选址时不够严格,有些是因为风电机组安装时不够科学,也有的是风电机组运行后没有做到健康管理。因此在管理上要科学严谨,在技术上要精益求精,我们的技术究竟走到哪一步、哪些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哪些只能说是国内水平,必须要实事求是、知己知彼才行。只有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去做,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优势互补 政府做好服务
 
    除了这两个主要困境外,从国家层面看,要加快风电国际化的战略研究,而不是仅靠企业的单打独斗,过多的试探可能会导致企业失去占领国际市场的先机。当前,既要发挥中国风电产品性价比高的优势,在南非、东南亚、东欧等新兴风电区域拓展市场,也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产品,敢于在美国、西班牙等传统风电市场中,与国际巨头短兵相接,从这些传统市场分得一杯羹。
 
    其次,积极推动我国风电开发企业和设备企业优势互补,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共同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内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双方取长补短。同时,在合作的基础上,也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的资金优势,择机对国外优质企业实施并购,从而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水平的跨越式提高。国内的风电设备企业要积极融入全球风电技术创新体系中去,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鼓励风电设备企业建立基于全球市场的零部件采购和产业服务体系;在国外设立风电机组和零部件制造企业,积极参与国际风电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及管理。同时,积极鼓励外资投资我国风电产业,引进先进技术,共同推动建立有利于风电技术全球化应用的市场环境。
 
    此外,建议政府部门创造条件,提高国内金融机构对企业境外投资的支持,适当简化和加快境外风电项目投资手续的批复流程,以促进和帮助国内企业在国外的发展。
 
    从风电强国的角度看,目前的中国风电需要与更多技术竞争者切磋,挖掘和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激励创新,让企业变得更强大,从而使风电行业不断保持前进的动力,提升发展的质量。与国际风电巨头占据的“高地”相比,中国风电企业要走的路还很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