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阐明了我国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十二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绘就了总体蓝图,提出了行动纲领。明确任务分解落实应是未来工作的重点。现将《规划》提出的九项主要任务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开发 培育新的能源供应增长极
坚持水电开发与移民致富、环境保护、水资源综合利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加强流域水电规划,做好生态环境保护。
着力突破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技术瓶颈,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培育新的能源供应增长极。
安全高效开发煤炭。到2015年,煤炭产能达到41亿吨,煤炭产量控制在39亿吨以内;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安全高效煤矿产量25亿吨,占全国的60%以上,比2010年增加约30个百分点;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以上;矿井水利用率达到75%。
加快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鼓励低品位资源开发,推进原油增储稳产、天然气快速发展。到2015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65亿吨以上,产量稳定在2亿吨左右;新增常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3.5万亿立方米,产量超过1300亿立方米。
大力开发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根据资源前景和发展基础,重点加大煤层气和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到2015年,煤层气、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分别增加1万亿和6000亿立方米,商品量分别达到200亿和65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成为天然气供应的重要增长极。
推进能源高效清洁转化 提高能源加工转化效率和清洁化利用水平
到“十二五”末,淘汰落后煤电机组2000万千瓦,火电每千瓦时供电标准煤耗下降到323克。
“十二五”时期,全国新增煤电机组3亿千瓦。
立足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推进燃煤发电、炼油化工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探索煤炭分质转化、梯级利用的有效途径,提高能源加工转化效率和清洁化利用水平。
高效清洁发展煤电。继续推进“上大压小”,加强节能、节水、脱硫、脱硝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煤电综合改造升级工程,到“十二五”末,淘汰落后煤电机组2000万千瓦,火电每千瓦时供电标准煤耗下降到323克。“十二五”时期,全国新增煤电机组3亿千瓦,其中热电联产7000万千瓦、低热值煤炭资源综合利用5000万千瓦。
推进煤炭洗选和深加工升级示范。以提高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水平为目标,加大煤炭洗选比重,提高商品煤质量,优化煤炭加工利用方式,逐步建立科学的煤炭分级利用体系。到2015年,原煤入选率达到65%以上,煤矸石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十二五”时期,新开工煤制天然气、煤炭间接液化、煤制烯烃项目能源转化效率分别达到56%、42%、40%以上。
推动能源供应方式变革 推广新型供能方式
加强供能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支撑,促进交通燃料清洁化替代,降低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
以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为重点,大力推广新型供能方式。
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实现分布式能源与集中供能系统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大力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营造有利于分布式能源发展的体制政策环境。将分布式能源纳入电力和供热规划范畴,加强配套电网和热力网建设。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制定分布式能源标准,完善分布式能源价格机制和产业政策,努力实现分布式发电直供及无歧视、无障碍接入电网。
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快智能电网建设,着力增强电网对新能源发电、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等能源利用方式的承载和适应能力。加强智能电网规划,通过关键技术研发、设备研制和示范项目建设,确定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制定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和智能电表应用。“十二五”时期,建成若干个智能电网示范区,力争关键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发走在世界前列。
加快能源储运设施建设 提升能源应急保障能力
“十二五”时期,新增原油管道8400公里,新增成品油管道2.1万公里,成品油年输送能力新增1.9亿吨。
统筹各种能源运输方式,优化能源流向,扩大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规模。
强化战略通道和骨干网络建设。石油。加快西北(中哈)、东北(中俄)和西南(中缅)三大陆路原油进口通道建设,加强配套干线管道建设。
天然气。“十二五”时期,新增天然气管道4.4万公里;沿海液化天然气年接收能力新增5000万吨以上。
电力。到2015年,建成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0万公里,跨省区输电容量达到2亿千瓦。
提升储备应急保障能力。油气储备。
建成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二期工程,启动三期工程,推进石油储备方式多元化。
煤炭储备。加快在沿海、沿江港口及华东、华中、西南等地区建设国家煤炭应急储备,鼓励重点厂矿企业提高仓储能力,稳步推进地方储备应急能力建设,逐步构建科学、有序、规范的煤炭应急储备体系。
实施能源民生工程 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
到2015年,全国建成300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新增小水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
以逐步推进城乡能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以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县、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能源民生工程建设。
加快农村电网建设。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到2015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实现行政村通电,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
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结合农村资源条件和用能习惯,因地制宜推进小水电、农林废弃物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广普及经济实用技术。到2015年,建成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和1000个太阳能示范村。
完善农村能源基础服务体系。推进城镇能源供应设施和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液化气供应站、加油站、型煤加工点以及生物质燃气站和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能源基本公共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