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风电行业短期内难以提速
发布时间:2015-01-22     来源: 艾莱风能网
 
    近日有报道称, 国内电气设备提供商之一的东方 电气风机业务凋零,库存隐藏减值风险。此后东方 电气进行了辟谣,但市场对于风电行业的前景仍悲观。
 
    东方电气表示,公司风机机组质量可靠,同时风电产品生产经营正常,2012年一季度表现良好,且尽管市场竞争日趋加剧,但风机需求仍然将在调整中保持一定增长。
 
    不过,行业能得出其风机业务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风机产量下滑严重。2012年第一季度,东方 电气的风机生产量为25台、3.75万千瓦,同比去年282台(即43.55万千瓦)已出现了巨幅缩减。
 
    另外,公司的风机收入也有所下降,比如2009年为62.8亿元人民币,2010年78.4亿元人民币,可这一数字并没有延续到2011年,后一年度的收入只有71亿元。
 
    东方 电气在去年的排名已经有所落后,排行榜前三不再,而被明阳风电和联合动力等公司超越。因为国有企业的本身属性加上市场行情不好,东方 电气在推出自己新品的速度上、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都还有所欠缺。另外,对于低价招标或者超出自己成本极限的这种招标,该公司也一律放弃。这与不少外资风电公司有类似之处。
 
    不过,目前风电的整体收入还不能让东方 电气感到担心。
 
    毕竟,其去年420亿元左右的收入中,新能源特别是风电的收入也刚过70亿元,占比20%左右。而且,公司燃机业务在今年一季度达到6亿元,水电一季度大幅上扬了53%的收入,达到8.2亿元。
 
    但是,其他大型风电企业遭遇的困难就多了。
 
    今年5月,华锐风电公司计划解聘应届毕业生规模总计350人左右,占去年其招聘人数总比例的80%,主要涉及客服、研发、市场、管理、项目等多个部门。
 
    对于数百名毕业生来说,这次5月初发生的解聘事件始料未及。有学生称,目前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都进入尾声,很难赶上最后一批的校园招聘,而且又进入到了论文收尾阶段,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找新工作。
 
    “事实上,我们对于这批新进毕业生的去留做了多次讨论,一开始也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效仿其他风电企业,等到毕业生在今年9月入职之后,于10月或11月再裁员,可以给‘实习期未过’的理由。但后来我们觉得,这种做法过于拖沓,会对学生本身不利,因此决定在5月一次性全部解约。”华锐风电一位高层说。
 
    不过,该高层也强调,他们现在也做了反思,如果整个解聘时间更早一点可能会更好。对于这次解聘,据该公司多位管理层的说法,企业以往的大学毕业生自动毁约率高达40%。而今年的自动毁约率则只有20%。在这种情况下,华锐风电公司只能解聘毕业生。而今年整体招聘的人员大约有400多人,已经比往年的千人以上规模要少。
 
    解聘潮的到来,也令人感知到了市场及需求的萧条。今年一季度,华锐风电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了87%。而很多风电投资商们在付款方面仍给出了6个月甚至更长的付款周期,令公司资金周转困难,这也无疑让华锐风电目前的业务雪上加霜。
 
    风电市场还没有明确的重启信号,今年二季度的整体态势依然显得非常疲软。
 
    2011-2020年风电装机、投资以及机电设备需求增速将下滑,这也让身处风电行业中的人们看清了现实。
 
    光大证券的统计结果显示,风电累计吊装装机在2015年有望达到125GW,2020年达到225GW。“十二五”期间,风电新增吊装装机80GW,年均16GW;“十三五”期间,风电新增吊装装机99GW,年均约20GW。整体上,增速呈下滑趋势。
 
    光大证券还提到,“目前产能过剩问题还是存在。只有变流器等控制系统有进口替代的空间。而产能过剩现状体现在整机(50%以上),铸件(100%以上),齿轮箱(100%以上),叶片(30%以上)。目前,变流器国产化率约10%,存在进口替代机会,保守估计年均复合增速45%;此外,变流器低压穿越改造带来135亿元替换市场。”
 
    据了解,部分风电企业已经开始将自己的商业模式进行调整,比如介入到下游风电场的运营中,同时要很快的转化思路,使得公司不仅是一个设备销售商,而且也有工程承包及集成的能力,这样才可能让公司的整体业务变得更强。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收购及重组、合作,比如整机厂商切入到下游的零部件生产或者参股到下游零部件企业、与电网、电厂等成立合资公司等等。
 
    “对于整机商,直接出口对业绩的贡献甚微;国内厂商欲抢占海外市场最直接的策略就是收购海外竞争对手,由于全球风电产业资产价格处于底部,国内厂商收购海外竞争对手有政策和信贷优势;基于跨国并购的复杂性考虑,在海外设有机构或在海外上市的具有资金能力的国内厂商收购海外竞争对手的应该有优势。”光大证券分析师周励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