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风电设备同行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470万千瓦,到3月底,累计并网容量10107万千瓦,总量同比增长25%,提前完成风电“十二五”规划目标。而在此前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曾明确提出大幅增加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消费比重,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
在此背景下,我国风电设备市场持续回暖升温,同时,又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使得风电设备的发展增添了不少活力。
大数据作用凸显
互联网在我国的高速发展,让“互联网+”思维浮出水面,能源互联网概念也逐渐火热,创新和融合成为一大主题,风电设备走向“互联网+”时代成为未来趋势。
对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大数据作用凸显。据麦肯锡咨询公司测算,大数据每年可为美国医疗服务业节省3000亿美元,使零售业净利润增长60%,帮助制造业在产品研发、组装等环节降低50%的成本。对于风电设备而言,大数据也越来越重要。
“在大数据的前提下,对风电设备的专家诊断系统可以更加完善。在风场的局域网包含本地程序和本地数据库,SCADA接口,远程诊断中心则包含了基本数据库,故障诊断专家等等。而诊断过程是风机发生故障时发出诊断需求、申请诊断,由本地专家诊断进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远程诊断,如需远程诊断,可通过知识库获取相关信息,进行人工的辅助分析。”天津瑞能电气有限公司研发部门经理刘博说。
在风资源评估等相关领域中,大数据可提高模拟数据和预测结果的可靠性,更有利于设计、安装、调试、运维风电设备。
近期,一家名为大贤科技的公司推出“先见之明”云平台,即是基于风电大数据的一种形式,可以让客户在90秒内,组建自己的超算中心,实现风力发电仿真计算、气象模型高精度模拟,把握风电场全生命期的每一个关键指标,全方位优化方案,实现效益最大化。
“互联网+”让风机更加智能化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让风电机组及其设备变得更加智能化。
风电机组的智能化,就可以采用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刘博认为,“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即所有的电气控制都由一体化的设计来完成,优点是增加用户收益,提高可靠性、可用率、电量产出,降低成本。”风电机组的控制类型多种多样。据介绍,按驱动链结构可分为直驱、半直驱、高速传动链,其软硬件差异非常大,首先是控制平台。其次是通讯接口内部像EtherCAT各控制器内部协议,控制策略多样。在风电机组智能控制方面,变桨健康诊断、振动监测、叶片健康监测、智能润滑、智能偏航、智能变桨、智能解缆、智能测试都是风级职能发展的方向。
“在先进的测量技术之上,我们可以使得风机的控制更加智能。这分为三个方面,包括环境差异的自适应、风资源差异的自适应以及个体性能差异自适应控制。
如果降低风机子系统的损耗,就可以为机组提高效率,带来额外收益,这可以通过解缆、加脂策略优化、机组启、停、待机侧列优化、冷却系统工作策略优化等实现。”金风科技的一位工程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