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仪电气 定向增发引员工士气大增
本文摘要:12月5日晚,停牌一个多月的华仪电气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25亿元,用于黑龙江省鸡西平岗风电场(49 5MW)等项目建设以及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员工持股计划力挺
在此次非公开发行的25960.54万股中,华仪电气控股股东华仪集团拟认购不超过6749.74万股,认购比例为26%。发行完成后,华仪集团的持股比例由34.92%下降到31.98%,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另外,北信瑞丰基金认购不超过3634.48万股,认购比例为14%;前海开源基金、万家基金、华盛十五期均认购不超过3115.26万股,认购比例均为12%;东吴基金、中广核财务均认购不超过1557.63万股,认购比例均为6%;上银基金认购不超过1038.42万股,认购比例4%;上海景贤认购不超过1020万股,认购比例3.93%。
除上述股东外,华仪电气还将成立员工持股计划,认购此次定增股份。定增预案显示,该员工持股计划拟认购不超过1056.84万股,认购比例为4.07%。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限为48个月,与前面9名股东一样其持股锁定期为36个月。
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参加对象共有42人,其中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12人,包括副董事长陈帮奎、范志实,董事总经理屈军,董事张建新、张学民;监事会主席周丕荣,职工代表监事骆克梅和监事邱亦夫;副总经理陈孟列、傅伟,董秘张传晕以及财务总监李维龙。此外,还有30名核心骨干员工参与该员工持股计划。
预案显示,该员工持股计划等分为10177.40万份,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177.40万元,其中上述董、监、高认购份额不超过5710.59万份。
至于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司员工的自筹资金;二是控股股东华仪集团以自有资金向参加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提供的借款支持,员工自筹资金与华仪集团提供的借款资金的比例为1:1。
谈及设立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定增的原因,华仪电气方面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公司认为目前正处于一个发展的新时期,希望员工能够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来,享受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市值增长的收益。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对此也比较认同,也希望能够有这样的机会。”
前次定增不达预期
虽然华仪电气方面信心满满,但是在二级市场上,公司的定增似乎并不被看好。
停牌一个多月的华仪电气,在12月8日复牌后仅收获一个涨停,截至12月12日,公司股价收于10.48元,较停牌前(10月31日)收盘价仅上涨5.65%;而同期上证综指从2420.18点涨至2938.17点,涨幅达21.40%。
此外,理财周报记者还注意到,这是华仪电气自2007年借壳上市以来第3次定增。公司前2次定增的效益难言乐观,此次定增是否会重蹈覆辙,值得拷问。
华仪电气于2007年2月完成股权分置改革,5月底公司就迫不及待地发布融资方案,拟非公开发行2000万股,募集6.49亿元用于780kW风机产业化装备技术改造项目等4个项目的建设。华仪电气称,本次发行完成后,将增强公司在风电设备制造方面的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使公司主营业务更加突出。
当年12月,华仪电气将募投项目缩减为2个,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研发中心技术改造项目和年产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300台建设项目,合计募资6.07亿元。而根据公司于2009年1月发布的“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实际募资只有2.99亿元,募资额较前述定增方案缩水一半以上。
从募投项目的收益情况来看,也远不如预期。按照项目可研报告,年产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300台建设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研发中心技术改造项目无盈利预测),预计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23.4亿元、利润总额3.17亿元。
然而,据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年——2010年的年报,年产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300台建设项目,投产期累计实现销售收入仅9.44亿元;之后2011年和2012年,华仪电气的营业总收入也只有15.79亿元、13.2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0.60亿元、0.33亿元,与上述预测目标相距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