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茂旗风电突围决胜千里
本文摘要:“达茂旗白彦花煤田是内蒙古北部褐煤带上唯一没有开发的土地,过去因为没有水错过了开发时机,现在草原的风电将挽救这个700平方公里的大煤田,将800万千瓦的风电与800万千瓦的火电通过特高压通道‘打捆’外送到华中或华东地区
消纳·风电突围决胜千里外
王义介绍说,“风是冬天充沛、夏天衰弱,决定了风电的间歇性,在风电出力间断的情况下,要有相当规模的水电或火电等常规发电厂参与电力系统的调峰、调频和调压,才能保持电网连续供电安全。
如王义所说,风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时空不均匀性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风电资源和用电负荷的逆向分布,决定了大风电基地的风电电力必须外送;从一个地区看,风电发电和用电负荷的反调节特性,决定了需要配套相应的调峰电源来吸收和平抑风电发电的波动,使地区的总发电量,能动态满足用电负荷变化的需求。但我国的风机装机容量连续5年翻番,风机制造商,尚来不及创新风机的性能,调峰的难题都留给了电网。
据了解,2012年,内蒙古地区电源总装机7770万千瓦,其中火电6016万千瓦、风电1634万千瓦,火电和风电装机之和占比高达98.5%,供热机组占40%,没有抽水蓄能、燃气等灵活调节电源,风电完全依靠火电调峰,而火电的大幅度调峰又影响了其运行经济性。在风能最充沛的冬季,为保证居民供热,供热机组基本额定负荷运行,另外还有760万千瓦的企业自备电厂不参与调峰。在现有地区电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用电结构的条件下,内蒙古风电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已经很有限。
近两年来,风电电力的市场消纳问题同样突出。据中国风能协会统计,2012年全国弃风电量约200亿千瓦时,相当于700万吨标准煤。在现有电网结构的条件下,内蒙古周边地区消纳风电的市场也很有限。目前,内蒙古电力外送主要采用500千伏输电线路,其经济输电距离为500到600公里,只能将蒙西风电送到京津唐、将蒙东风电送到东北主网。同时,内蒙古周边的河北、吉林、黑龙江均是国家规划的风电基地,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各省自身风电市场已近饱和,难以腾出更多市场消纳内蒙风电。因此,解决内蒙古风电消纳问题,关键是要拓展新的风电市场。
研究数据表明,到2020年,如果仅考虑各自省内的风电消纳能力,我国可开发的风电规模只有约5200万千瓦;若通过跨区跨省的特高压电网互联,全国风电开发规模可增加近一倍,超过1亿千瓦。业内专家指出,加紧建设西北电网连通华北、华中、华东地区的特高压电网,加强智能化电网建设是解决西北风电集中外送问题的关键。
在全国范围内,国家电网勾勒的战略目标包括,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的坚强智能电网,形成以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同步电网为接受端,东北、西北电网为输送端,连接全国各大煤电、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坚强电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