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过去我国陆上风电技术可开发条件是风资源达到7米/秒。2011年,国家能源局提出风电开发向中东部转移,同时明确鼓励低风速风电开发。几年来,以龙源、远景能源为代表的风电开发和设备企业加快技术和管理创新,目前5.5米/秒甚至更低资源品质的风电开发已成为可能,我国可开发风能资源的规模也随之增加了10亿千瓦。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最初江苏对低风速的态度是有所保留的。龙源玉皇山的顺利投产坚定了江苏开发陆上低风速风电的决心,规划开发规模逐渐提高。
金骥告诉记者,江苏龙源陆上风电目前共有六个风电场,总装机逾80万千瓦,内陆沿海皆有分布。“沿海的风速高于内陆,所以同样的机型沿海风电场可利用小时数更高一些。但如果忽略这个因素,越新的机型发电小时数越高,这是低风速拉动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
2009年,远景能源率先推出业界首台1.5兆瓦87米机组、1.5兆瓦93米机组、2.1兆瓦110米机组以及1.8兆瓦106米机组,并一直保持在低风速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目前远景能源低风速装机量已超过200万千瓦。
业内一直有一种说法,低风速风机就是把叶片加长。但在远景看来,低风速是通过有效组合和应用各种智能控制技术,让风机能够准确感知自身状态和外部环境条件,从而优化调整控制策略和运行方式,保证运行在最佳工况点,以达到发电量和使用寿命的同时最优,发电更多、度电成本更低。远景能源战略及市场总监孙捷表示:“以1.8兆瓦106米智能风机为例,它基于1.5兆瓦成熟平台设计,是1.5兆瓦93米智能风机的升级产品。远景核心的智能控制技术、先进测量技术、数据分析专家系统、主动性能控制和基于可靠性的决策算法等,是远景智能风机发电效率提升15%的根本原因。”
低风速开发和技术进步让整个风电产业都尝到了甜头。随着风电企业对发电效率和效益的关注,目前风资源6~7米/秒的新风场,很多都采用代表最新技术的所谓的“低风速机型”,同比大幅提高发电效率。“并不是说低风速风机只能用在低风速地区,事实上,低风速风机更是技术先进风机的代名词。”金骥说。
金骥的一个副手笑称,低风速风机的技术进步扩大了可开发范围,原本江苏的风场都分布在沿海,新的资源分布在江苏更广大地区,所以他把找风的过程形象地说成是“在江苏支边”,连云港等地目前都在江苏龙源规划的视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