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 > 正文
华锐风电陷巨亏 新能源集体入低谷
发布时间:2013-03-27 10:43:17     来源: 新华网
 
    日前,在国内风电产业普遍亏损的当下,风电巨头华锐风电(601558,股吧)因“会计失误”导致2011年财报错误被推上风口浪尖。业内人士表示,不仅风电,如今新能源产业中的光伏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无锡尚德进入破产程序,原因之一便是一拥而上盲目扩张产能。过度的投入最终带来过剩的产出,这与地方政府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雄心壮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为今天的产业困境埋下伏笔。
 
  华锐陷“会计失误门”
 
  日前,华锐风电发布公告称,华锐风电2011年年报中,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分别因会计差错被多确认了9.29亿元、6.62亿元,净利润则被多确认1.68亿元,2011财年华锐风电最终净利润下滑78.3%。这意味着,其实公司上市的第一年,业绩就已经变脸。
 
  而对于“会计失误”的说辞,市场似乎并不买账。一位新能源行业分析师表示,差异如此大,不排除有可能当期计入时使用了一些虚假合同、假签验收单等不当的手段。并且,华锐风电还在此时宣布创始人、董事长韩俊良因“个人原因”辞职,董事长一职由公司大股东、资本界大佬尉文渊接任,也难免有躲避证监会调查的嫌疑。
 
  值得注意的是,4月2日华锐风电将公布2012年财报。而此前披露的2012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2年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净利润为-4.9亿元左右。
 
  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与整个风电行业的产能过剩密不可分,在行业低谷期,此时公布上年度有1.6亿元的净利润被提前确认,若被合并入2012年财年,显然2012财年的亏损情况将得到有效缓解。
 
  风电业积重待返
 
  当前风电已超过核电,成为继煤电和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但近年,风电产业因受到产能过剩、并网、弃风、电价补贴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风电企业业绩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表示,因为前期发展过于迅猛,风电设备制造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设备产量大幅增加,严重超过市场需求。
 
  据统计,2011年我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行业产能已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而2011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为 1700万千瓦,较2010年下降6.85%;2012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为1400万千瓦。国内风电整机行业产能超过了实际需求量的一倍。
 
  此外,据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风电并网和消纳相关工作的通知》显示,2012年全国弃风电量约200亿千瓦时,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比2011年有所下降,个别省(区)风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到1400小时左右。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表示,200亿千瓦时电量相当于浪费了670万吨标煤,直接损失超100亿元。弃风限电既导致大量清洁能源浪费,近两年限电更加频繁和常态化,特别是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有些地方的弃风电量已超过50%。这也使企业的经济收入受到较大影响,致使整个产业链资金流动性不足,因此不少开发商因此亏损较重,行业发展受到相当制约。
 
  新能源产业入低谷
 
  事实上,不仅风电,如今新能源产业中的光伏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20日,曾经风光一时的无锡尚德进入破产程序,原因之一便是一拥而上盲目扩张产能。过度的投入最终带来过剩的产出,这与地方政府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雄心壮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为今天的产业困境埋下伏笔。
 
  虽然去年颁布的《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未来风电发展目标,到2015年并网装机总容量达到1亿千瓦,到2020年装机容量达到2亿千瓦。在行业产能过剩、新增装机量放缓、行业龙头出现亏损的情况下,风电未来发展前景依旧难言乐观。
 
  而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欧洲等国家开始削减光伏补贴,刺破了国内光伏产业的泡沫。“为求利益,盲目上马,不从长远考虑,一直是光伏行业的隐患,欧债危机加速它的爆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说。
 
  新能源产业这几年在我国的跃进式发展,不得不让各界反思。当初银行为什么对类似尚德这样的企业出手如此大方?为何盲目上马,产能过剩的悲剧反复上演?地方政府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应扮演何种角色?
 
  专家表示,产能过剩必然形成买方市场,企业为了获得现金流,打起了价格战,众多企业赔本销售,这使国内光伏、风电企业在2012年大范围亏损。同时,国内只重视产业规模化,忽视了技术进步和质量,导致售后服务成本增加,也是产业频临崩溃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