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莉萍:搞好电网建设 为新能源高效发展搭建优化配置平台
即使有了统一的思想和共识,但也并不代表事情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仍然还有许多现实的问题需要继续努力解决。跟其他风电企业一样,国网也有着自己的目标和愿景。建设世界一流的智能电网一直是国网在努力奋斗的长远战略目标,国网从我国国情、能源资源状况和电网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努力提高电力输配能力,使多元化的电力资源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形成各种电力技术之间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蒋莉萍说:“大家都很喜欢说电网的风电消纳能力如何如何,其实这是一个不准确的表述。电网自身完全不具备消纳任何电力的能力。从物理形态上看,电网是连接电源和用电的枢纽,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由于电能不具备大规模储存的能力,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和用电必须同时完成,呈现非常独特的瞬时平衡特性。因此,同样是网络系统,自来水管网、天然气管网等管网都有一定的物理储存功能,而电网则完全没有。假如供水系统和天然气供应系统的送端出了问题,借助其管网所储存的水或者气还能抵挡一阵子,但电网就不同了,一旦送端出了问题,相应的电力供应就会马上停止。所以,我一直认为我们将电网称之为资源优化配置平台是一个非常恰当和形象的比喻。消纳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实际上是取决于电力系统中其他(常规)电源的配合能力,以及用户方面的需方响应能力。”
其实,消纳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尤为突出。目前,影响大规模风电消纳的重要原因除了优化电源结构之外,利用特高压等先进输电技术加大跨区电网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由于我国风资源集中、规模大,远离负荷中心,资源地市场规模小,所以难以就地消纳,而国外风资源相对分散,80%以上的风电接到10千伏以下配电系统,能够就地消纳。我国风电集中的“三北”地区,电源结构单一,抽水蓄能、燃气电站等灵活调节电源比重不足2%,特别是冬季,由于供热机组比重大,基本没有调峰能力;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快速跟踪负荷的燃气电站及抽水蓄能电站比例高。例如,西班牙为34%,是风电的1.7倍;美国高达47%,是其风电装机规模的13倍。此外,风能资源与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跨区输电能力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我国“三北”地区的电力往往不能有效输送到负荷中心——中东部地区。
近年来,当地风电开发规模大与系统消纳能力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受跨区输送通道建设滞后的影响,进一步发展风电面临消纳空间不足的挑战。从全国看,风电占电源装机的比重只有5%,中东部地区负荷需求大、调峰资源相对丰富,消纳风电的市场潜力未充分发挥。目前的关键问题是大区之间的联系还很薄弱,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和与之相适应的全国联网能力,难以适应下一步风电大规模发展和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