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没有停止过,只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着转变。从热情招商,到清醒看待,再到索要条件,地方紧逼、央企受挫的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从来没有哪个领域,像如今的能源一样受到如此多的关注,纠结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和脉络。
这些年,地方政府与能源央企间的关系在发生着微妙的转变,华彩咨询总裁白万纲说这就是博弈,而且在持续升级,“地方政府对待能源央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热情招商、清醒看待、索要条件。”
而能源央企对地方投资的态度也在转变,只是这种转变同样令人担忧:已经从精心选址、择优挑选资源转变成了争先恐后进入,甚至出现了在同一个地区央企间互相挖墙脚的情况。
纵观地方政府与能源央企间的关系,开始是央企主导,后来是地方政府主导,现在则是双方讨价还价到不可开交的局面。
在吉林省某县,县委领导通知所有的风电场必须用当地的风机,外地的风机再好也不能用,否则不给批风力资源,这种霸王举措,地方政府官员称之为“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并声称“就是省长下令也没用”。那些与国内知名风机企业有着良好订货关系的央企们则是无奈至极。
“很多央企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圈资源,我们不欢迎,我们资源型城市要转型,央企来要配合我们转型,而不能仅为了自身利益抢占资源。”在山西土生土长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煤炭专家李霆显然在力挺地方政府。
更有甚者发表了这样的观点:“央企也应该明白,到省里来后,根本就不应该享受超国民待遇,事实上,用地方的资源,要给本地做点事。现在省属企业能做到用本省的资源为本省做事,但是央企做不到。”
作为央企的代表,神华集团神东公司表示,由于地方保护,央企开拓资源变得越来越困难。另外,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市场发展部部长陈继勋对《能源》杂志记者也无奈地表示:“一个水电站,被迫水库建在一个县,大坝建在一个县,厂房又建在另一个县。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地方政府争抢,他们争抢的不是水电站,而是水电站带来的税收等实惠,企业无奈只能按比例给三个县纳税,央企在地方遇到的发展障碍有些显得很可笑。”
对此,白万纲笑言:“应该鼓励地方和央企博弈,博弈得越充分,决策就越优化。”
博弈百态
今年5月份,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酒泉风电基地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对酒泉市能源局在酒泉风电基地二期工程建设中给企业定任务指标、设备招标要求选本地产品等行为提出严厉批评,同时强调“未经国家核准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据悉,这已经是国家能源局针对酒泉风电建设发出的第二份通知了。第一份是同年的3月27日,内容大致相同。
导火索是3月19日酒泉市能源局发出的一则《关于酒泉风电基地二期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向相关企业下达2011年的“建设任务”,提出“进度要求”,并对风电“具体机型”做出安排,甚至提出“完不成开发任务的企业,剩余指标的开发权中止”。最令人吃惊的是,该《通知》还指出“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是科技部确定的国家风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同等条件下,原则上竞争择优选用该园区生产的风电设备”。
酒泉风电基地正是央企扎堆建设的地方,第一轮风电招投标,以中节能、国电龙源为首的央企纷纷中标和跟标酒泉基地,20几个项目几乎同时开工,近500万千瓦风电机组瞬间矗立。原本是其乐融融的景象,缘何闹到必须国家能源局两次出面调停?
一时间,酒泉事件成为各媒体追逐的焦点,但是更多的聚焦在于“整顿风电行业”,而无人去关心背后的缘由。多方联系之后,某央企风电公司负责人对《能源》杂志记者透露,“风电行业有个很奇怪的规定,也是国家所谓的扶持政策,就是用风电场发电后的增值税17%来抵扣电力设备,什么时候抵扣完了再交增值税。如此算来地方政府至少五六年收不到增值税,这将是一笔很大的损失。